黑龙江省哈三中2009-2010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全科试卷(9科9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 高一全科试卷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3.04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7/17 22:07:01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6
  • 下载点数: 0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黑龙江省哈三中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黑龙江省哈三中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doc
  黑龙江省哈三中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doc
  黑龙江省哈三中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doc
  黑龙江省哈三中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doc
  黑龙江省哈三中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doc
  黑龙江省哈三中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doc
  黑龙江省哈三中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doc
  黑龙江省哈三中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doc
  黑龙江省哈三中09-1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doc

  哈三中2009——2010学年度下学期
  高一学年第二模块 语文 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第I卷67分,第Ⅱ卷83分,满分150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只上交答题卡。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第Ⅰ卷 阅读题(共67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在当代社会,文化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交流的重要内容,以及民族融合或冲突的重要因素。在国际上,国家间的文化冲突相对于军事冲突在上升,军事冲突也往往与文化冲突相联系;在国内,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相对于物质需求在上升,物质需求也往往带有文化需求的成分。是否拥有先进文化,决定了一个人、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素质、能力和命运。
  因此,发展先进文化,是对时代变化的积极应对。那么,什么是文化呢?从起源的角度说,文化是“人化”,它相对于“自然”,是人的主体性或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从功能的角度说,文化的最主要功能是“化人”,教化人、塑造人、熏陶人。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创造物,通过文化的继承、传播和创造,促进人的社会化、文明化、个性化,从而塑造健全的人、完善的人。
  文化的最高层次是价值观,这是文化的核心,与一定时期群体共同的理想、信念密切相关。它要解决的是“为什么做”的问题,是人的活动取向、目的问题。正是价值观的不同,“为什么做”的问题,最终解决人们“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人的活动是由价值观指导的,人的活动及其结果,说到底,不过是人的价值观的外在表现。由于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因此,我们也可说,所谓文化,说到底就是指一个社会中的价值观,是人们对于理想、信念、取向、态度所普遍持有的见解。中西文化的不同,古今文化的不同,一切文化的不同,最根本的是价值观的不同。文化的社会作用,最主要的是价值观的作用。任何一个社会群体,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都有群体成员共同拥有和信奉的价值观。任何社会群体的形成,都是由于社会个体的文化的认同,由于一种大家共同认可的价值观、一个共同追求的理想目标而走到一起的。价值观是群体认同的基石,是群体力量或弱点的根据。
  1.下面有关“文化与价值观”的关系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是人们对理想、信念、态度等所普遍持有的见解。
  B.因为人们的价值观不同,造成中西文化、古今文化甚至所有文化的不同。
  C.价值观指导人的活动。人的活动取向,必须体现在人对文化的再创造上。
  D.价值观是群体认同的基础,所以任何社会群体的形成,都是文化的作用。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人是文化的创造者,同时也是文化的创造物,人与文化的关系是相互融合促进的。
  B.当代社会,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超过了对物质的需求,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
  C.人的活动及其结果,都是由价值观决定的,因此必须重视文化的教化、熏陶作用。
  D.所有社会个体都是文化的产物,都应遵循社会群体的价值观,努力促进文化发展。
  3.下列理解和推断,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人的价值观和人的活动之间是主次关系,因为价值观是人活动的指南。
  B.价值观必须立足于文化建设,必须摒除个性文化,使文化走向大众化。
  C.发展先进文化,提供优秀文化产品,能够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D.一个个体的活动方式,体现在群体的价值观上,与文化的关系不太大。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7题。
  孙谦字长逊,东莞莒人也。少为亲人赵伯符所知。谦年十七,伯符为豫州刺史,引为左军行参军,以治干称。父忧去职,客居历阳,躬耕以养弟妹,乡里称其敦睦。出为句容令,清慎强记,县人号为神明。泰始初,事建安王休仁,休仁以为司徒参军,言之明帝,擢为明威将军,巴东、建平二郡太守。郡居三峡,恒以威力镇之。谦将述职,敕募千人自随。谦曰:“蛮夷不宾,盖待之失节耳,何烦兵役,以为国费。”固辞不受。至郡,布恩惠之化,蛮獠怀之,竞饷金宝,谦慰喻而遣,一无所纳。及掠得生口,皆放还家。俸秩出吏民者,悉原除之。郡境翕然,威信大著。齐初,为宁朔将军、钱唐令,治烦以简,狱无系囚。及去官,百姓以谦在职不受饷遣,追载缣帛以送之,谦却不受。每去官,辄无私宅,常借官空车厩居焉。明帝将废立,欲引谦为心膂,使兼卫尉,给甲杖百人,谦不愿处际会,辄散甲士,帝虽不罪,而弗复任焉。天监六年,出为辅国将军、零陵太守,已衰老,犹强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