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历史学、历史教科书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3630字。 历史、历史学、历史教科书
(福建省福鼎一中教师 陈杏德)
(一)什么是历史?
什么是历史?请看下列各书的解释:
1.《说文》:“歷,過也,从止厤聲。史, 記事者也。从又(手)持中。中,正也。凡史之屬皆从史。
2、《 辞源》:历,经过。《书 毕命》:“既历三纪,世变风移”。史,官名。《周礼》春官之属有太史,掌建邦之六典。又,记载历史的书籍叫史。
3、《辞海》:历,经过。史,记载过去的书。历史,广义的历史,泛指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包括自然史和社会史。
根据这些解释,“历史”一词的含义既指过去发生的事情,又指人们对这些事情的记载。应该说,这二者缺一不可:过去不曾发生的事情当然属于子虚乌有,不是历史;过去虽然发生过某种事情,要是没有前人的记载,后人也就不知道有这么回事。
但是,人类是有着主观能动性的动物,同样的事情,不同人感受不同,记载也必然不同甚至相反。而历史应该是真实和客观的,所以“真正的历史”应该是剔除了人的主观感受的“纯史实”,尽管这很难做到,或者简直就做不到。
但不管怎么说,历史学家的理想便是:他的研究依据必须是尽可能真实的“纯历史”。
有人说,历史遗址、遗迹、遗物应该是比较客观和真实的史料吧?是的,那是真正的第一手资料,还有一些传说,流传于民间的口碑,古代甚至远古流传下来的风俗,如哭嫁作为父系氏族时期掠夺婚的遗存,尽管有一些加工和演变,往往反而比刻意记录的史书还可靠。近现代无意地传留下来的音像资料也是,但特地保留的宣传材料就另当别论了。
(二)什么是历史学?
什么是“史学”或“历史学”,与”什么是历史”相比,不同人下的定义可以有很大差别。但《辞海》中的解释:“史学”,亦称“历史学”,研究和阐述社会发展的具体过程及其规律性的科学,应该还是比较中肯的。
现在在一部分人中间流行一种历史虚无主义的说法:“历史是胜利者写的”,因此一切的历史记载(实际上主要是指历史著作)都不可信。甚至走到极端,认为都应该反过来看,例如近现代历史著作都说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和伟大的爱国者,袁世凯是窃国大盗和卖国贼,我偏要找到根据,证明孙中山是野心家,亲日派,曾经想卖国,而袁世凯反而是改革家,是拯救中国的中坚。对鲁迅等历史人物也是如此,谩骂鲁迅甚至成了一些谋求一鸣惊人者写作论文的首选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