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0年11月高一全科试卷(9科9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10-11学年高一11月月考全科打包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10-11学年高一11月月考化学试题.doc.doc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10-11学年高一11月月考地理试题.doc.doc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10-11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doc.doc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10-11学年高一11月月考数学试题.doc.doc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10-11学年高一11月月考物理试题.doc.doc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10-11学年高一11月月考英语试题.doc.doc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10-11学年高一11月月考语文试题.doc.doc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10-11学年高一11月月考政治试题.doc.doc
杭西高2010年11月高一语文试卷
一、语言文字应用(每题2分,共18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 怪癖(pǐ) 犄(j ī)角 蛮横(hèng) 瞠(chēng)目结舌
B.驯(xùn)良 恪(kè)守 田塍(chéng) 桑梓(zǐ)
C.跬(guǐ)步 纤(qiàn)绳 句读(dòu) 锲(qì)而不舍
D.衽(rèn)席 六艺经传(zhuàn) 桂棹(zhào) 愀(qiǎo)然
2.下列各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急燥 烦锁 斑斓 金璧辉煌 B.舟楫 睥将 共震 怨天尤人
C. 迷惘 祈祷 翱翔 引吭高歌 D.暇想 斐薄 骐骥 针砭时弊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 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2分)
①上海市国家司法考试办公室 安排,精心准备 ,进一步落实了试卷运送、保管环节。
②在总统选举投票现场门外, 着各大新闻媒体的上百名记者。
③警官的一番话 ,让许多沉迷在传销中的人们醒悟过来。
A.周密 云集 振聋发聩 B.严密 聚集 振聋发聩
C.周密 云集 震耳欲聋 D.严密 聚集 震耳欲聋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2分)
A.保持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是关系到广大干部能否继承并发扬革命传统的大问题。
B.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C.他背着总经理和副总经理偷偷地把这笔钱分别存人了两家银行。
D.过去,我们曾不加分析地批判了他,现在看来,当时的批判是失之偏颇和不够慎重的。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老李从小就养成了勤学好问的良好习惯,遇到问题,总是不耻下问,及时向同事、亲朋好友甚至向左邻右舍请教。
B.随着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安土重迁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即使富庶地区的人们也乐意告别家乡,外出闯荡一番。
C.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的冒出来了。
D.包围圈越来越小了,这群罪大恶极的歹徒已成了瓮中之鳖。
6.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郁乎苍苍 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C.梦亦同趣 D.君子生非异也
7.下列加点的词类活用现象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上食埃土 B.下江陵 C.日与其徒上高山 D.乌鹊南飞8.与“学于余”句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游于赤壁之下 D.是岁,元和四年也
9.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韩愈,字退之,世称韩昌黎。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宋代苏轼称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明人列他为“文起八代之衰”。
B.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他的词开创了豪放派风格,与辛弃疾并称“苏辛”;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C.柳宗元,世称柳河东。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被贬永州后,写了多篇连续性的山水游记,合称永州八记。
D.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话剧《茶馆》、《龙须沟》等。曾因创作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
二、文言文阅读(24分)
(一)阅读《劝学》、《师说》中的两段文字,完成10—14题
吾 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
嗟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彰:清楚,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