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浏阳一中2010年下学期段考高一全科试题(9科9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湖南浏阳一中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湖南浏阳一中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doc
湖南浏阳一中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doc
湖南浏阳一中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doc
湖南浏阳一中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doc
湖南浏阳一中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doc
湖南浏阳一中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doc
湖南浏阳一中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doc
湖南浏阳一中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
湖南浏阳一中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doc
浏阳一中2010年下学期段考试题
高 一 语 文
时量:120分钟 分值:100分 命题:吴德祥 审题:罗爱华
一、(1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百舸(gě) 寂寥(liào) 殒身(yǔn) 惆怅(chàng)
B.方遒(qiú) 颓圮(pǐ) 瓦菲(fēi) 青荇(xìng)
C.夜缒(zhuì) 玉玦(jué) 漫溯(shuò) 鲰(zōu)生
D.忸怩(ní) 深邃(suì) 殷 (yīn) 红 虔(qiān)诚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廖廓 瞋目 峥嵘岁月 凄惋迷茫
B、尸骸 彘肩 星辉斑澜 披荆斩棘
C、长蒿 变徵 书生义气 离别笙箫
D、攒射 戮力 秋毫无犯 长歌当哭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史,对于大多数中学生是比较熟悉的,重大的历史事件都能说得一清二楚。
B.在政协委员座谈会上,不少委员认为,发展民营经济的关键在于体制改革,在于政策的“一视同仁”。
C.在张大爷住院治疗了一段时间后,感到体力和思维都大不如以前了。
D.为什么火上舞蹈者的脚掌不会被烧伤呢?原因之一是因为舞蹈者不停地跳跃,两只脚掌交替地接触炭火,每次接触的时间都很短。
4、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_____的希望;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2)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______香港防务。
(3)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_____的姑娘。
A、渺茫 接管 愁怨
B、渺茫 接手 忧愁
C、微茫 接手 忧愁
D、微茫 接管 愁怨
5、下列文学常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新月派是中国20世纪二十年代成立的新诗流派,倡导并实践诗歌的“三美”理论,代表诗人有徐志摩、闻一多等。
B.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是西汉刘向编辑的《战国策》。
C.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我国第一部叙事较详细的编年体著作《左传》,作者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左传》是对历史著作《春秋》较为详细的叙述。
D.《大卫•科波菲尔》是英国作家狄更斯的代表作,文章多层次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突出地表现了金钱对婚姻、家庭和社会的腐蚀作用。
二、现代诗歌阅读(6分,每小题2分)
阅读下面两首诗的片段,完成6—7题
(一) (二)
轻轻的我走了, 悲哀的
正如我轻轻的来; 种族
我轻轻的招手, 我们必须战斗啊!
作别西天的云彩。 九月的窗外,
亚细亚的
那河畔的金柳, 田野上,
是夕阳下的新娘; 自由呵……
波光里的艳影, 从血的那边
在我的心头荡漾。 从兄弟尸骨的那边,
…… 向我们来了,
(徐志摩《再别康桥》) 像暴风雨,
像海燕。
(田间《自由,向我们来了》)
6.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两首诗都采用了白话,是打破了旧体诗格律束缚的新诗。
B.节奏上,《再别康桥》短促如鼓点,《自由,向我们来了》比较舒缓。
C.《再别康桥》中的三个“轻轻的”是诗的抒情基调,体现出一种强烈的惆怅失落之感。
D.《再别康桥》“夕阳”中的“金柳”在水中倒影,代表着康桥的景物特征,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赞美。
7.对《自由,向我们来了》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作者呼吁我们民族不能再忍辱负重了,必须投入战斗。
②作者呼吁我们必须和悲哀的种族战斗。
③语句短促,是对自由的急切呼唤。
④诗中体现的是一种紧张激烈的情绪。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