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鹤壁市淇县一中10-11学年高一第二次月考全科试题(9科9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一中10-11学年高一第二次月考(9科)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一中10-11学年高一第二次月考(化学).doc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一中10-11学年高一第二次月考(地理).doc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一中10-11学年高一第二次月考(历史).doc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一中10-11学年高一第二次月考(生物).doc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一中10-11学年高一第二次月考(数学缺答案).doc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一中10-11学年高一第二次月考(物理).doc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一中10-11学年高一第二次月考(英语).doc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一中10-11学年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doc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一中10-11学年高一第二次月考(政治).doc
高一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出题人 张小娇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们的月球
除了浪漫故事和诗意,月球仅是一块既无空气和水,又无生命的顽石。然而,天文学家的一项计算机模拟计算却表明,月球是人类起源的大功臣。
地轴的方向是用所谓黄赤交角来表示的,这个角约为23.5度。地球由于自转,地球的赤道会鼓起一凸缘,太阳、月球和其它诸行星都会对此凸缘施加引力,而且各行星也会随着其间的相互作用而逐渐变化自己的轨道,因此,作用在凸缘上的力是不断变化着的,使地轴的方向发生摆动。
有了月球,情况就大不一样,它不但能使其他各行星对地球凸缘的引力微不足道,她还和太阳一起使地轴稳定地做每2600年一周的运动,使黄赤交角变化不超过1.3度。
然而,这1.3度的变化也不是完全无害的。许多科学家认为,冰川期可能就是这1.3度造成的。但是如果没有月球的稳定作用,那就更不得了。全球的环境还将会被破坏成一时期有剧烈的四季变化,一时期又会无季节可分,这样就不可能进化出像人类这样高度文明的生物了。这也可能就是火星上无生命存在的原因。因为火星目前自转轴的倾角为25度,可在0到60度间变化,而且它只有两个像摩天大楼那样大小的卫星,其引力不足抵消其它行星的影响。
据此,在宇宙间来寻找外星人的范围就大大减小。此外,月球正以每年约几厘米的速度在离我们远去,在10亿年后,它已经远到不能再控制地球的自转轴了,那时,我们的地球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1.文中“而且各行星也会随着其间的相互作用而逐渐变化自己的轨道”一句中,“其间”是指 ( )
A.太阳、月球和地球之间
B.各行星和月球之间
C.太阳、月球、其他诸行星和地球之间
D.月球和地球之间
2.根据文意,对“月球是人类起源的大功臣”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因为月球能使其他各行星对地球凸缘失去引力。
B.因为月球能使地轴的方向不发生摆动,使黄赤交角变化不超过1.3度。
C.因为月球能减弱各行星对地球凸缘施加的引力,并与太阳一起稳定了地球的转轴,使四季有序,从而使生物得以进化。
D.因为月球能抵消太阳和其它各行星对地球凸缘施加的引力,使四季有序,从而使生物得以进化。
3.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高一政治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卷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为第Ⅰ、Ⅱ卷,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 第Ⅰ卷(共50分,每题2分)每题选出答案后,正确填涂在答题卡上,第Ⅱ卷(共50分)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第Ⅰ卷(选择题)
1.在某地粮油批发市场,2010年4月份的色拉油价格为6.95元/500克。这里货币执行的职能与下列选项货币执行的职能一致的是 ( )
A.李某缴纳税款400元
B.小王用68元买了一件衣服
C.某单位支付给小王2000元的薪水
D.某款手机的价格是1880元
2.在我国的外汇市场上,下列情况属于外汇汇率升高的是( )
A.100欧元兑换的人民币由原来的999元到1001元
B.100美元兑换的人民币由原来的727.30元到726元
C.100元人民币能兑换更多的日元
D.人民币币值上升,外国货币币值下降
3.“手拉手迎接精彩世博,肩并肩保护知识产权”是2009年上海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周活动的主题,彰显了中国政府万众一心携手迎接2010年上海世博会、众志成城并肩协作保护知识产权的坚定决心。下列对知识产权认识正确的是( )
A.不是商品,因为它没有价值
B.是商品,因为它是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统一体
C.不是商品,因为它看不见、摸不着
D.是商品,因为它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
4.纸币是由国家(或某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合,这就是说 ( )
① 每种面值的纸币各发行多少由国家决定
② 纸币的面值(1元,10元,100元)由国家决定
③ 每种面值的纸币各代表多少价值是由国家决定的
④ 在一定时期内发行多少纸币是由国家决定的
高一英语第二次模拟考
出题人: 李 军
第Ⅰ卷 (共85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1.I simply couldn’t understand how it _____ that you did so much work within such a short time.
A.e about B.e back e up D.e along
2.The workers are working very hard __________ they can finish their work ahead of time.
A.in order to B.so as to C.as if D.so that
3.—Jack, have you been away from your hometown?
—Since the end of last February.
A.how long B.how soon C.how far D.how often
4. For the millions who take part in ______ such as the London Marathon, the real joy is that this world is open to all.
A. events B. affairs C. incidents D.accidents
5.Nowadays, a large number of women, especially those from the countryside,_____ in the clothing industruy.
A. is working B. works C. work D. worked
6.The reason he could not go there was his grades were too low. A. why; because B. why; that
C. for which; which D. for which; 不填
7.The roof fell ____ he had time to rush out.
A.until B.before C.when D.since
8.The country life he used to _____ greatly since 1992.
A. change B. has changed C. changing D. have changed
9.He was about half way through his meal ______ a familiar voie to his ears.
A. why B. where C. when D. while
10. I _____ in London for many years,but I’ve never regretted my final decision to move back to China.
A. lived B. was living C. have lived D. had lived
11.Listen to the two girls by the w indow. What language ___?
高一物理第二次月考试卷
命题人;赵树栋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1.关于重力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重力加速度g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通常计算中g取9.8 m/s2
B.在地面上不同的地方,g的大小不同,但它们相差不是很大
C.在地球上同一地点,一切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都相同
D.在地球上的同一地方,离地面高度越大重力加速度g越小
2.一辆农用“小四轮”漏油,假如每隔1 s漏下一滴,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一位同学根据漏在路面上的油滴分布,分析“小四轮”的运动情况(已知车的运动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当沿运动方向油滴始终均匀分布时,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一定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的加速度可能在减小
D.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的加速度可能在增大
3.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3 s后停止运动,那么,在这连续的3个1 s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
A.1∶3∶5 B.5∶3∶1
C.1∶2∶3 D.3∶2∶1
4.某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x=0.5t+t2(m),则当物体的速度为3 m/s时,物体已运动的时间为( )
A.1.25 s B.2.5 s
C.3 s D.6 s
5.一个小球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沿斜面滑下,经过斜面的中点时速度为3 m/s,则小球到达斜面底端时的速度为( ) A.4 m/s B.5 m/s
淇县高级中学2010—2011学年上学期
高一第二次月考地理(90分钟)命题人陈贵敬
1、地壳最薄的地方一般在 ( ) A.盆地 B.平原 C.海洋 D.大陆断层
2、有关地壳和岩石圈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地壳和岩石圈都是由岩石组成的 B.地壳的厚度比岩石圈大
C.地壳就是岩石圈 D.岩石圈就是地壳
3、关于地壳结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壳分上、中、下三个层次 B.地壳的厚度相同
C.组成地壳的物质成分和密度都相同 D.地壳厚度不均且硅铝层呈不连续分布状态
读地震波速度和地球构造图,完成4—6题。
4.关于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④通过固体、液体传播,③的传播只能通过液体
B.④和③传到②时,波速突然下降
C.④和③在①中波速明显减小
D.①②均为固体,所以纵波和横波都能通过
5.①上下两侧名称分别为 ( )
A.地幔和地壳 B.岩石圈和地壳 C.地幔和地核 D.地壳和地幔
6.从地壳到地心 ( ) A.压力越来越大 B.温度越来越低 C.密度越来越小 D.波速越来越快
7.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是( )
A.岩石 B.矿物 C.矿床 D.矿产
8.自然界中最多的矿物是
A.石油 B.天然气 C.汞 D.石英
9. 下列四种物质的组成与被组成关系正确的是( )
A. 地壳--------化学元素--------岩石---------矿物
B. 地壳--------矿物---------化学元素--------岩石
淇县高中一年级化学第二次月考题
第Ⅰ卷(选择题)
(可能用到的数据: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Na-23 Co-59 Cu-64)
一.选择题 (本题共18小题,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 假设12C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则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时11.2LO2的质量为32g
B.16O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
C.44gCO2和28gCO含有相同的分子数
D.标准状况时44gCO2的体积是22.4L
2. 下列实验操作均要用玻璃棒,其中玻璃棒作用相同的是
① 过滤 ② 蒸发 ③ 溶解 ④ 向容量瓶转移液体
A.①和② B.①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3. 科学家已发现一种新型氢分子,其化学式为H3,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H3和H2相同的是
A.原子数 B.分子数 C.体积 D.物质的量
4. 用NA表示阿伏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H2O含有的分子数为1 NA
B.常温常压下,1.06g Na2CO3含有的Na+离子数为0.02 NA
C.通常状况下,1 NA 个CO2分子占有的体积为22.4L
D.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 个数为1 NA
5. 偏二甲肼(C2H8N2)是一种高能燃料,燃烧产生的巨大能量可作为航天运载火箭的推动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偏二甲肼(C2H8N2)的摩尔质量为60g
B.6.02×1023个偏二甲肼(C2H8N2)分子的质量为60g
ol 偏二甲肼(C2H8N2)的质量为60 g/mol
D.6g偏二甲肼(C2H8N2)含有NA个偏二甲肼(C2H8N2)分子
6.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原因是
A.所用NaOH已吸潮
B.向容量瓶加水时液面低于刻度线即摇匀
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内
D.向容量瓶加水时眼睛一直仰视液面
7.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实验注意事项)中,是处于实验安全考虑的
高一历史第二次月考测试卷
第Ⅰ卷 客观题
(以下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选中正确的答案。此卷共40小题,每题1.5分,共60分)
1、分封制在周代初期巩固了统治,而到周代后期却造成分裂割据,其根本原因是( )
A.生产力的发展 B.井田制的破坏
C. 分封制的局限 D.周天子势力衰退
2、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曾出现了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变化,其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交通的发展 B.疆域的拓展
C.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 D.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3、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与分封制相比,主要特点是( )
①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②世卿世禄制③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构均没有独立性
④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吏均由皇帝任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假如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非常繁忙,除了将大臣们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那么,这个政府高官应是( )
A.丞相 B.御史大夫 C.太尉 D.郡守
5、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隋唐科举制革除的最大时弊是( )
A.选官重武轻文现象严重 B.庶族地主的反抗
C.选官被地方豪强势力控制 D.士族门阀垄断国家政权
6、某地边疆危机,消息上报朝廷后,皇帝一方面交待兵部尽速调兵迎敌,另一方面责成户部尽速调度粮草,备部队急用。幕僚根据皇帝之意,写成诏书,经皇帝确认无误后,直接送至兵部、户部等执行。这可能是哪个时期的制度( )
A.秦朝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7、通过对从秦朝到清朝中央、地方两级官制演变过程的学习,你认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有( )
①削弱地方,加强中央 ②削弱相权,加强君权
③以君权为中心,高度集中权力 ④逐渐强化对地方官吏的控制和监视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8、学习明清史以后,有四位同学分别以明清政治为主题作了演讲,你认为下列主题中最具历史洞察力的是( )
A.攀登权力高峰 B.首开特务统治
2010——2011年度上学期淇县高中第二次月考
高一年级生物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命题人张连春)
第I卷(选择题,共70分)
一、选择题(35×2=7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以下表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范围由小到大的顺序正确的是
A.个体→细胞→种群→生态系统 B.细胞→种群→个体→群落
C.个体→群落→种群→生态系统 D.细胞→个体→种群→群落
2、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形成二肽,脱去一分子水。这个水分子中氢来自:( )
A.羧基 B.氨基 C.氨基和羧基 D.R基上的氢
3、在生物体内,作为生命活动的体现者、遗传信息的携带者、膜结构的主要成分的化合物分别为
A.糖类、脂质、核酸 B.蛋白质、磷脂、核酸
C.蛋白质、糖类、核酸 D.蛋白质、核酸、磷脂
4、下列哪项物质的组成中含有糖类物质( )
A.磷脂 B.DNA C.胰岛素 D.性激素
5、在植物和动物细胞内都具有的糖类是( )
A.葡萄糖 B.蔗糖 C.麦芽糖 D.乳糖
6、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但在正常生理活动中它不能作为( )
A.细胞成分的更新物质 B.重要的调节物质
C.主要的能源物质 D.机体的免疫物质
7、在人体细胞中,由A、G、U三种碱基可构成的核苷酸种类有( )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8、植物从土壤中吸收的氮,可用于合成( )
A. 淀粉、蛋白质 B. 核酸、蛋白质 C. 氨基酸、葡萄糖 D.纤维素、脂肪
9、下列脱氧核苷酸及其连接方式正确的是( )
淇县高级中学高一数学第二次月考试卷
(时间:100分钟 总分:150分) 命题人: 裴炳丽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中,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 )
A、 B、 C、 D、
2、如果集合A={x|ax2+2x+1=0}中只有一个元素,则a的值是 ( )
A.0 B.0 或1 C.1 D.不能确定
3、下列函数与 有相同图象的一个是 ( )
A、 B、
C、 且 D、 且
4、若 ,则函数 的图象必过点 ( )
A、 B、(0,0) C、(0,-1) D、(1,-1)
5、定义集合A、B的一种运算: ,若 , ,则 中的所有元素数字之和为 ( )
A.9 B. 14 C.18 D.21
6.当 时,在同一坐标系中,函数 的图象是 ( )
.
A B C D
7、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
A.当 时函数 的图象是一条直线
B.幂函数的图象都经过(0,0)和(1,1)点
C.若幂函数 是奇函数,则 是定义域上的增函数
D.幂函数的图象不可能出现在第四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