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全科试题(9科9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龙江大庆实验中学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9科9套)
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doc
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doc
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doc
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doc
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doc
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doc
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doc
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doc
黑龙江大庆实验中学10-1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doc
大庆实验中学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年级语文试题
说明:此试卷答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36分)
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莅(wèi)临 长歌当(dāng)哭 桀骜(ào)锋利
B.刀俎(zǔ) 泪下沾襟(jīn) 叱咤(zhà)风云
C.潜(qiǎn)能 四处游说(shuì) 遒劲(jìng)有力
D.踌躇(chú) 重创(chuàng)敌军 妄自菲(fēi)薄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喋血 精悍 黯然失色
B.廖落 长篙 殒身不恤
C.浸渍 鲰生 绿草如茵
D.和蔼 款待 惨无人道
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
(1)事件其中的______只有当事人才知道,我们这些人哪能说三道四,乱说一通呢?
(2)(梁启超)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哦!”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_____的话是很难听到的。
(3)近几年,各地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工商企业在工商联手_____市场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A.委曲 自负 开拓 B.委曲 自负 开辟
C.委屈 自满 开辟 D.委屈 自满 开拓
4.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或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 )
A.近来多方面因素导致美元走势愈加低迷,亚洲汇市欧元和英镑兑美元比价双双创下新高——强势美元从此一去不复返?
B.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全面启动,各科教材也纷纷改头换面。今年九月,又有几种理念先进、编排科学的新版教材与广大学生见面。
C.我吃惊地发现,每个人留在纸上的物件,气象万千,绝不雷同,有些简直让人逆来顺受。
D.他这人很有意思,喜则开怀大笑,怒则切齿拊心,悲则发上指冠,乐则得意而忘形。
5.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中国历史悠久,历史内容丰富多彩,历史人物风姿万千。
B.战国末期,燕太子丹为抵抗强秦,想派刺客刺杀秦王,于是中国历史上就创造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
C.《战国策》是一部按国别记事的史书,经西汉刘向整理,秦汉间编纂,定名为《战国策》。
D.从历史角度讲,《史记》第一次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塑造了极具个性的历史人物;从文学角度讲,《史记》开创了我国纪传体“正史”的先河。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小题。(9分,每小题3分)
据美国K大学的研究人员称,大多数“生物降解”塑料并不真正降解。
利用能随时降解普通有机物质(例如纸和木屑)的细菌所进行的试验表明,包括塑料垃圾袋、“用后即丢”的尿布、饮料瓶等在内的大多数产品并不是可以生物降解的。
研究人员指出,术语“生物降解”这个词的使用是不规范的。一些生产厂家说,这些产品如果在物理上发生了变化,则是可以生物降解的,它们一旦与其它物质混合,便会自然消失或者可以支持生物的成长。研究人员认为,真正的生物降解物质在需氧条件下可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厌氧条件下它们则可以分解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然而,经他们试验的每个产品都不能降解,也不能达到上述标准。
6. 文中“术语‘生物降解’这个词的使用是不规范的”这句话的意思是( )
A.“生物降解”不是一个科学的术语 B.“生物降解”这个说法名不符实
C.“生物降解”在现实中根本不存在 D.“生物降解”这个术语的运用有语法错误
7. 文末说的“试验”所借助的主要方法是( )
A.化学的 B.生理的 C.生物的 D.物理的
8. 下列与K大学研究人员的试验结果有关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
A.凡是称可以“生物降解”的塑料产品都根本不能降解
B.生物降解在不同条件下都会出现氧化现象
C.在生物降解过程中应出现物质的分解和转化
D.塑料产品的废弃物多数不会自溶自消
三、文言文阅读(12分,每小题3分)
(一)根据《烛之武退秦师》完成9-11小题。(9分)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