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趣》学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51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0/12/17 12:44:3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8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传统下载

- 资源简介:
约4460字。
《童趣》学案
教师寄语:学习这件事不在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法布尔
学习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明察秋毫,怡然自得,庞然大物、夏蚊成雷”等成语。
2、了解古今词义的差别,掌握基本的解词方法,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培养阅读和翻译能力。
3、疏通文句,把握文章内容,品味作者在叙写中表现出的童年生活的乐趣,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像思维。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
1、结合注释和字词典,掌握字音:
童稚( ) 鹤唳( ) 怡然称快( ) 土砾( )
丘壑( ) 癞虾蟆( ) 藐小 ( ) 项为( )之强( )
2、 解释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 )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 )( )
鞭数十,驱之别院( ) 以虫蚊为兽( ) 项为之强( )
兴正浓( ) 果如鹤唳云端( ) 以丛草为林( )
方出神( ) 驱之别院( ) 则或千或百( )
3、 指出加粗的代词在文中所指代的事物:
① 必细察其纹理( ) ② 昂首观之( )
③ 使之冲烟而飞鸣( ) ④ 蹲其身( )
⑤ 观之,兴正浓( ) ⑥ 驱之别院( )
二、理解探究
1、(1)找出文中音同形不同的字。
(2) 找出文中义同字不同的字。
(3) 找出文中字同义不同的字。
(4) 找出文中意义相对、相反的字词。
(5) 找出文中的通假字。
(6) 找出文中的成语并解释。
(7) 找出文中的省略句。
2、“我”为小虫打抱不平,为什么只是“驱之别院”,而不是将癞蛤蟆处死?
三、合作释疑
3、学生集体背诵全文,思考、交流:
⑴ 文章首句叙写自己童稚时获得的“物外之趣”,依朗读时对句意层次的把握,分析第1段在结构上的作用。
⑵ 课文第3段中,“林”“兽”“丘”“壑”俱全的美妙境界完全出于敏锐的童心,它们分别指什么?
⑶ 第4段中“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句中庞然大物指什么?所拔之山,所倒之树又分别指什么?
⑷ 课文分叙部分描写了儿时哪些“物外之趣”?
⑸ 文中有哪些描写作者神态的句子?表现出儿时的作者怎样的心理变化?
4、学生合作探究:文章以生动的笔触、细腻的刻画,围绕“趣”字着墨,展现了一幅天真烂漫的童真童趣图。“趣”既在事中,拟夏蚊为群鹤舞空等,更在超乎物外的稚情,那么,这种“物外之趣”是怎样产生的?
传统下载
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