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母亲》教学设计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七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93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3/1/28 20:02:19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4350字。

  《荷叶 母亲》教学设计
  德阳市第八中学   许必华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培养学生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
  2、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如关键词、重点句。
  3、体会诗歌中深沉的母爱,并学会感恩。
  二、教学重点: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诗歌,体味诗歌的思想感情和优美的语言。
  三、教学难点:品味语言,感悟亲情,学习借物喻人的写法。
  四、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五、课型课时:自读课。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情景激趣
  1、导入新课
  孟郊写过一首有名的《游子吟》,能背下来吗?冰心先生也写过一首“游子吟”,不过她的题目叫……(板书课题,进入新课)
  2、检查预习
  (二)探索生趣
  探索一、 欣赏聆听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重音、语速、语气、语调、节奏、感情。
  2、学生诵读,感悟亲情。
  3、片段诵读,读出情感,进行点评。
  探索二、 重点把握
  1、课文重点描写什么?为什么要写九年前与祖父赏莲?  ——(重点描写雨中红莲。写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情景。在写雨打红莲荷叶护莲之前,作者先写九年前与祖父赏莲之事,把花放在人的背景中认识,华瑞人祥,三蒂莲开放,添了三姐妹,以花喻人为后文做铺垫。)
  2、课文中写作者的情绪变化与花的处境有什么关系?有什么作用?    ——(作者情绪“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与花的处境变化相呼应,使情与景交融。表露作者担心关注花的命运,花的命运牵动作者的心情。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3、文中写雨中的白莲被打得花落飘零有何用意?(对比,衬托母爱的可贵、伟大)
  4、如何理解结尾“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提示:修辞?什么作用?怎样的思想感情?)
  (比喻,拟人,反问。  直抒胸臆、卒章显志、升华主题。此句形象生动的表现了伟大母爱。纯洁的母爱,总在我们遇到风雨时悄然而至,给我们慰藉和力量。博大的母爱,将永远为我们遮蔽风雨,保护我们度过人生路上的坎坷与磨难。表达了作者对伟大母爱的歌颂之情。)
  5、写作借鉴:仿照“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写几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