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第二十一中学2018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全科试卷(8科8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湖南省长沙二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
湖南省长沙二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doc
湖南省长沙二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doc
湖南省长沙二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doc
湖南省长沙二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卷 .doc
湖南省长沙二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doc
湖南省长沙二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doc
湖南省长沙二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doc
湖南省长沙二十一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doc
长沙市第二十一中学2018年下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试卷
语 文
时量:120分钟 分值:150分 命题人:王满意
一.语言运用(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颓圮(yǐ) 百舸(kě) 荡漾(yàng) 瓦菲(fēi)
B.忸怩(nì) 峥嵘(zhēn) 青荇(xìnɡ) 夜缒(zuì)
C.遒劲(qiú) 火钵(bō) 彳亍(chìchù) 寥廓(kuò)
D.浸渍(zì) 瞋目(chēn) 殷 (yīn)红 创伤(chuà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峥嵘 竟争 陨身不恤 挥斥方遒
B.榆阴 斑澜 图穷匕见 甘败下风
C.翱翔 旁徨 风华正茂 搏闻强记
D.惆怅 笙箫 沧海一粟 人为刀俎
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电视剧《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的读书生活为背景,展现了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青年风华正茂的学习和生活故事。
B. 完善各级各类学校的心理健康工作者队伍建设,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亡羊补牢,使学生的常见心理问题在萌芽状态及时得到解决。
C. 王老先生七十多岁,但身板硬朗,手脚麻利,做起事来劲头十足,真称得上年富力强。
D. 这首诗不仅运用独具特色的意象,给人一种清新之感,在结构上也不落窠臼,其独特的构思,来自于诗人对自由天性的追求。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据最新统计,目前社会上有近20%左右的人将按月储蓄视为未来的养老保险金。
B.河里水质越来越差的原因,是人们缺乏环保意识,导致生态平衡受到破坏造成的恶果。
C.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由于礼仪的制度化,使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具有很强的伦理色彩。
D.口语交际能力不仅显示着一个人的语言水平,更体现着一个人的自信、智慧和风度。
5. 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词,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又叫诗余、曲子词、长短句等,起源于隋唐之际,盛行于宋。
B. 徐志摩是现代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他的名作《再别康桥》具有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充分体现了新月派的诗歌创作主张。
C.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体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它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
D. 《战国策》,又称《国策》,共三十三篇。它的主要艺术特点是“长于叙事,精于描写”,《荆轲刺秦王》很好地表现了这一特点。
6.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假如有人问我语文是什么,我会高兴地告诉他:__________________,展开我色彩缤纷的想象;__________________,牵动我亲临其境的目光;__________________,教会我寓情于物的感观;________________,演绎我字正腔圆的对白;_________________,美化我独抒性灵的意象。
①天真无邪的童话 ②是跌宕起伏的戏剧 ③是情节曲折的小说
④是优雅闲适的散文 ⑤是意韵深远的诗歌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②⑤ C.⑤②①③④ D.⑤②③④①
7.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我刚在姑姑家坐下来,她就有事失陪了,我只好无聊地翻翻闲书,看看电视。
B. 这么珍贵的书您都毫不犹豫地借给我,太感谢了,我会尽快璧还,请您放心。
C. 杨老师年过七旬仍然笔耕不辍,作为他的高足,我们感到既自豪又惭愧。
D. 我们夫妇好不容易才得了这个千金,的确放任了些,以后一定对她严格要求。
8.某班要举办一次“文学沙龙”活动,其中有个项目是“感世事对对子”,现在邀请你参加这个项目的活动,请你根据上联“寸步优游知远近”选择最合适的下联
A.一生坎坷知冷暖 B.世事艰辛识人心
C.一生坎坷晓高低 D.人事沧桑见冷暖
二、 文言文阅读(30分)
(一)课内阅读部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9—11题。(9分,每小题3分)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