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卤代烃》教学设计1
- 资源简介:
约9640字。
《卤代烃》教学设计
广州大学附属中学化学科 董睿
1.设计思想
本节课的教材依据是人教版高二年级选修5模块中的《卤代烃》。
本节课遵循新课改的理念,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例体会卤代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并形成概念;采用“搜集相关材料—分析结构—实验操作—分析讨论—得出结论”的学习方法,在实验探究中学习卤代烃的化学性质。让学生“在做中学”。
2.教材分析
卤代烃知识是继化学必修2中醇、乙酸等烃的衍生物之后的又一重要的烃的衍生物,它们均以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熟悉的物作为背景。因此,在教学设计时要关注学生生活经验,将学习内容结合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创设情境,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关注生活中化学知识的热情,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的同时,让学生体会化学与人类健康之间的意义。
从教学内容上看,“了解卤代烃的概念和分类”、“了解溴乙烷的物理性质并掌握其化学性质”、“理解溴乙烷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极其反应条件”为内容标准,在教学设计时,要以培养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为主,教学目标不要定位过高。
最近几年的各地高考题中,卤代烃的考察频率较高,如:06年江苏化学卷23题、北京理综卷25题,07年上海化学卷29题、天津理综卷27题、山东理综卷33题、宁夏理综卷31题,08年海南化学卷21题、全国理综卷29题、天津理综卷27题等。卤代烃基本是以由烃向烃的含氧衍生物转变或者烃的衍生物官能团的数量、位置变化的中间产物出现。主要涉及的反应包括:①一卤代烃的消去→加成→取代后生成多个官能团,②一卤代烃的消去和取代生成不同产物,③1、3-丁二烯的两种加成,④不对称烯烃的加成等,在考察③④的性质时,题目均给出了相应提示。建议可以在习题教学中予以重视,特别是一卤代烃官能团的转化和1、3-丁二烯的加成可以在教学中适当加强。
Cl Cl OH OH
∣ ∣ ∣ ∣
C-C-C-C-Cl → C-C-C=C → C-C-C-C → C-C-C-C
C-C-C-C→
C-C-C-C → C-C=C-C → C-C-C-C → C=C-C=C
∣ ∣ ∣
Cl Cl Cl
3.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在必修2学习了醇、乙酸等烃的衍生物的知识,卤代烃也是一类重要的烃的衍生物,是联系烃和烃的衍生物的重要物质,在高考中也占居非常重要地位。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基础看,学生对本课时学习的主要困难应在于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的设计与操作上,学生可能的学习策略是假设、讨论和实验探索方式为主。因此,在进行本课学习时,可以借鉴以前的方法,进一步运用学习醇、乙酸等烃衍生物的方法,指导本节知识的学习。
4.教学目标
4.1知识与技能
⑴通过比较了解卤代烃的概念和分类
⑵了解溴乙烷的物理性质并掌握其化学性质
⑶理解溴乙烷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极其反应条件
4.2过程与方法
通过溴乙烷中C-X键的结构特点,结合其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体会结构和性质的相互关系;通过溴乙烷发生取代反应的实验设计和操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
4.3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用化学视角观察生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溴乙烷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难点:实验探究溴乙烷的水解反应和消去反应。
突破方法:实验探究法,问题组教学法,查阅资料等
5.课前准备
5.1学生准备
查阅资料,了解塑料管、不粘锅涂层的成分,以及臭氧层空洞形成的原因与危害。
5.2教师准备
⑴设计并指导学生完成课题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