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的通性PH值》教案
- 资源简介:
约2520字。
第八章第三节(第一课时)酸的通性PH值
教学目的
知识;从电离观点使学生了解酸的通性;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学习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一些金属能否与酸发生置换反应;学习中和反应,了解它在生产及科研中的应用。
能力:通过实验培养学生技能及观察、分析、归纳和概括问题的能力。
思想教育:通过本节教学向学生进行由个别到一般的科学的认识事物的方法的教育。
重点难点 酸的通性;常见金属的化学活动性顺序的识记和应用。
教学方法 复习、归纳和实验相结合。
教学用具
仪器:试管、滴管、镊子、培养皿、投影仪。
药品: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液、石蕊试液、镁条、锌粒、铜片。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盐酸和稀硫酸,那么,盐酸和稀硫酸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为何有这样相似的性质?并写出盐酸、硫酸和硝酸的电离方程式,从中发现了什么? 思考、讨论,书写电离方程式并回答问题:
HCl=H++CL-
H2SO4=2H++SO42-
HNO3=H++NO3-
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 激发兴趣,建立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思想,并从电离议程式进一步探讨酸具有共性的本质。
[讲述] 酸类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出相同的阳离子—H+,所以它们具有一些共同的化学性质,即酸的通性。 从电离的角度领悟酸具有一些共性的原因。 强化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思想,并以此认识酸的通性。
[板书] 第三节 酸的通性PH值
酸的通性
1.酸溶液跟酸碱指示剂的作用 整理笔记,填写实验现象。
色石蕊试液遇酸
色酚酞试液遇酸 归纳总结酸与指示剂的作用并记忆。
[演示实验] 将培养皿放在投影仪上,倒入1:2稀盐酸,用塑料板条将其隔成四等份,分另放在镁条、锌粒、铁钉和铜片四种金属(实验前在投影仪玻璃上写好Mg、Zn、Fe、Cu)字样,再用漏斗分别罩住镁条和锌粒,用火柴燃生成的气体。 观察实验现象,比较四种金属与盐酸反应的速率,分析思考找规律,并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Mg+2HgCl2+H2↑
Zn+2HCl=ZnCl2+H2↑
Fe+2HCl=FeCl2+H2↑
Cu与HCl不反应. 激发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思维、能力,通过探索实验使学生认识金属活动性的强弱及其活动性顺序。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