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090字。
第四节苯酚教学设计
鹿泉市第一中学薛志山
设计说明:我校实施学案型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包括八个环节,即确定目标,制定学案,完成预案,设计检测;学生自学,展示交流,检测反馈,拓展延伸。本教学设计是学生通过自学并完成学案后的一节运用分组实验进行实验探究、交流展示的新授课。
学情分析:1.本节课的内容不是太难,学生完全可以自学解决。
2.学生在上课前已经对课本知识进行了预习,并认真填写了“学案”,对本节课的知识体系有了大致的了解,建构了自己的知识体系。
3.通过对《烃的衍生物》第一节《溴乙烷》及第二节《乙醇》的学习,学生对烃的衍生物的学习方法已经基本掌握。如反应机理、官能团之间的相互影响等。
4.本节课授课班级是我校的理科实验班,学生的整体素质比较高,因此,我将本节课的重点放在了对苯酚性质的实验设计及验证上,充分利用化学的学科特点,以实验事实为依据,以理论为准绳,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并通过合作来完成教学任务。
知识目标:1.掌握苯酚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用途
2. 理解苯酚的化学性质和分子结构的关系。
3.理解有机物中基团之间的影响造成物质性质的变化。
能力目标:1.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与合作能力。
2. 通过实验设计、实验探究、类比推测,实验验证的方法和过程,培养学生类比推测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逐步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认知态度,提高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认识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严谨的科学态度。
3.小组合作,体验成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
教学方法:类比推测、实验探究、实验验证
教学重点:苯酚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1.苯酚的酸性---弱酸性的实验设计、实验探究。
2.苯酚与碳酸钠的反应。
课的实施过程:一、情景导入。现在的教室中有一种我们曾经在哪闻到过的气味,请大家回忆一下,你在哪闻到过?
在同学说出答案对这种物质产生好奇后,教师引导学生开始本节课的知识探究,利用实验验证自己通过学案得到的知识,加深理解。
二、布置任务。
1.各小组选一名记录员负责记录本组所做实验的实验设计、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及结论。
2.选一名操作员进行实验操作。
3.选一名药品保管员,负责所需药品的取用与收回。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