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体》教学设计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沪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修三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49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1/10/28 14:28:48
  • 资源来源: 会员改编
  • 资源提供: bjf0915 [资源集]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3060字。  

      高中化学第三册(选修)
  第二章第八节 胶体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和教学设计思路
  胶体属于分散系内容,知识相对独立,但胶体知识与生产、生活和高科技(纳米材料)联系密切,并与物理、生物等学科知识有一定的交叉。胶体知识安排在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电解等知识后学习,符合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和学生的认识规律。本部分知识具有一定的综合性,适宜于对学生进行学科内和多学科间的综合教学,有利于是培养学习的综合能力。
  教学设计时应考虑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和探究性,加强与生产生活的联系,加强与物理、生物等学科的渗透,加强多种媒体的运用。
  二、 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按照以下“启发引导,问题探究”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准备阶段      起始阶段    探究阶段   概括阶段   应用阶段
  教师   学情    呈现知识背景    启发引导   实时控制   变化情境
  活动   分析   创设问题情境    点拨方法    鼓励评价   设置实践        
  学生   接受    发现问题      理论探究   得出结论   应用反思
  活动   调查    提出问题       实验探究   交流成果   迁移创新
  三、 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 知识技能目标
  (1) 了解胶体的制备方法
  (2) 掌握胶体的有关性质
  (3) 初步学会胶体的提纯方法
  2. 能力方法目标
  能用胶体知识解释日常生活和自然现象,培养实验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目标
  使学生获实验探究的初步体验,教学学生关心身边的化学现象。
  【教学重点】
  胶体的性质
  【教学难点】
  胶粒带电的原因
  四、 教学媒体的选择
  实验教具和多媒体投影
  五、 教学过程设计
  【创设问题情境】取约6mLFeCl3饱和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状态,然后向其中滴入几滴NaOH溶液,观察颜色状态,并比较溶液和悬浊液的区别。
  [理论分析]人们将由一种或几种物质的微粒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混合物称作分散系,分散系由分散质和分散剂组成,溶液和悬浊液是常见的分散系。溶液与悬浊液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的直径大小,溶液中溶质分子或离子的半径小于10-9m,而悬浊液中固体小颗粒是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它的半径大于10-7m。
  那么有没有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0-9m至10-7m之间的分散系?答案是肯定的。
  【问题1】从Fe(OH)3悬浊液出发,想象如何制取Fe(OH)3微粒直径在10-9m至10-7m的分散系?
  [实验探究]
  方案一:Fe(OH)3悬浊液中大颗粒Fe(OH)3  小颗粒  研磨法;
  方案二:控制Fe(OH)3沉淀颗粒大小  用稀氯化铁溶液与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