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教案(9份打包)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苏教版 / 高中教案 / 选修三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21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5/30 20:55:2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资源提供: zzzysc [资源集]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2015-2016学年江苏江阴成华高中高二化学教案:专题3《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第1课时)(苏教版选修3)1.doc 80.00 KB
2015-2016学年江苏江阴成华高中高二化学教案:专题3《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第2课时)(苏教版选修3).doc 635.00 KB
2015-2016学年江苏江阴成华高中高二化学教案:专题3《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第3课时)(苏教版选修3).doc 348.50 KB
2015-2016学年江苏江阴成华高中高二化学教案:专题3《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第4课时)(苏教版选修3).doc 55.50 KB
2015-2016学年江苏江阴成华高中高二化学教案:专题3《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第5课时)(苏教版选修3).doc 71.00 KB
2015-2016学年江苏江阴成华高中高二化学教案:专题3《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第6课时)(苏教版选修3).doc 613.00 KB
2015-2016学年江苏江阴成华高中高二化学教案:专题3《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第7课时)(苏教版选修3).doc 617.50 KB
2015-2016学年江苏江阴成华高中高二化学教案:专题3《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第8课时)(苏教版选修3).doc 68.00 KB
2015-2016学年江苏江阴成华高中高二化学教案:专题3《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第9课时)(苏教版选修3).doc 75.50 KB
  教学
  课题 专题 专题4分子空间结构与物质性质
  单元 第一单元分子构型与物质的性质
  节题              第一课时分子的空间构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分子空间构型、键角、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手性分子等概念。
  2、了解杂化轨道的类型,并能用杂化轨道理论判断分子的空间构型。
  过程与方法 认识分子空间构型与极性的关系,能运用有关理论预测分子的极性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用杂化轨道理论判断分子的空间构型
  教学难点 杂化轨道
  教学方法 探究讲练结合
  教学准备
  教
  学
  过
  程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引入]观察下表,谈谈你的看法:
  分子 CO2 CH4 H2O NH3
  键角 180° 109.5° 104.5° 107.3°
  一、 分子空间构型
  1.杂化:杂化是指原子在相互结合成键过程中,原来能量接近的原子轨道要重新混合,形成新的原子轨道。这种轨道重新组合的过程叫做杂化。所形成的新的轨道叫杂化轨道。
  2.杂化的过程:
  形成分子时,通常存在激发、杂化和轨道重叠等过程。
  3.杂化结果:(CH4为例)
  ① 4个SP3杂化轨道
  ②电子间相互排斥,使4个轨道指向最远的距离(正四面体4个顶点)。
  P68
  讨论后口答
  理解
  教
  学
  过
  程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4.杂化轨道的类型
  ⑴sp     1个s轨道1个p轨道杂化
  当中心原子取sp杂化轨道时,形成直线形的骨架结构,中心原子上有一对垂直于分子骨架的未参与杂化的p轨道。例如CO2中的碳原子、H-C≡N:中的碳原子、BeF2分子中的铍原子等等都是SP杂化。
  ⑵sp2         1个s轨道2个p轨道杂化
  BCl3、CO32–、NO3–、H2C=O、SO3、烯烃>C=C<结构中的中心原子都是以sp2杂化的。以sp2杂化轨道构建结构骨架的中心原子必有一个垂直于sp2  -骨架的未参与杂化的p轨道,如果这个轨道跟邻近原子上的平行p轨道重叠,并填入电子,就会形成π键。
  ⑶sp3     一个2s轨道与三个2p轨道的杂化 
  如CH4、CCl4、NH4+、CH3Cl、NH3、H2O等等都采取sp3杂化。
  小结:杂化轨道的特点
  1.形成分子时,通常存在激发、杂化和轨道重叠等过程。
  2.原子轨道的杂化只有在形成分子的过程中才会发生,孤立的原子是不可能发生杂化的
  3.杂化轨道的数目杂化前后轨道数目不变。
  4.杂化后轨道伸展方向,形状发生改变。
  5.只有能量相近的轨道才能杂化(2S2P)
  6.杂化轨道成键时要满足化学键间最小排斥原理→杂化轨道间的夹角→分子空间构型
  7.杂化轨道的角度部分一头大,一头小,成键时利用大的一头,可以使轨道重叠程度更大,从而形成稳定的化学键。即杂化轨道增强了成键能力。
  8.杂化轨道所形成的化学键全部为σ键.
  理解
  观察理解
  讨论
  教学
  课题 专题 专题3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
  单元 第一单元金属键  金属晶体
  节题              第二课时金属晶体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列举金属晶体的基本堆积模型
  2.知道金属晶体的基本堆积模型对应的晶胞中金属原子的数目。晶体内部空隙的识别、与晶胞的边长等晶体结构参数相关的计算不作要求。。
  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丰富晶体结构的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联想比较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金属特性,体会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金属晶体的基本堆积模型对应的晶胞中金属原子的数目
  教学难点 金属晶体的基本堆积模型对应的晶胞中金属原子的数目
  教学方法 探究讲练结合
  教学准备
  教
  学
  过
  程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引入】
  展示:雪花、石英、食盐、铝的晶体结构图,
  大多数的金属及其合金也是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板书】
  一、晶体与非晶体
  晶体: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
  非晶体:没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
  二、晶体的特性
  1.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2.有固定的熔沸点
  3.各向异性(强度、导热性、光学性质等)
  三、晶体的分类(依据:构成晶体的粒子种类及粒子之间的作用)
  分为:金属晶体、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混合晶体
  【板书】金属晶体
  一、金属晶体的密堆积结构
  【展示】钠晶体的堆积方式,讲解晶胞的概念。  
  【板书】1.晶胞:金属晶体中能够反映晶体结构特征的基本重复单位
  【讲解】晶体的结构是晶胞在空间连续重复延伸而形成的。晶
  【阅读】课本P30 化学史话:人类对晶体结构的认识。
  惠更斯进行猜想。
  学过回忆
  观察
  教
  学
  过
  程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胞与晶体的关系如同砖块与墙的关系。在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如同半径相等的小球一样,彼此相切、紧密堆积成晶体。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的紧密堆积是有一定规律的。
  【展示】金属晶体的原子平面堆积模型
  (a)非密置层                          (b)密置层
  【设问】
  哪种排列方式圆球周围剩余空隙最小?
  【投影并讲解】
  金属晶体中离子是以紧密堆积的形式存在的. 下面的刚性球模型来讨论堆积方式.
  在一个层中,最紧密的堆积方式是,一个球与周围 6 个球相切,在中心的周围形成 6 个凹位,将其算为第一层.
  第二层: 对第一层来讲最紧密的堆积方式是将球对准1, 3, 5 位 (若对准2, 4, 6 位, 其情形是一样的).
  关键是第三层, 对第一、二层来说, 可以有两种最紧密的堆积方式: 第一种是将球对准第一层的球, 于是每两层形成一个周期,即 ABAB 堆积方式,形成六方紧密堆积, 配位数 12 (同层 6, 上下各 3). 此种六方紧密堆积的前视图:
  空间想象
  了解
  简单讲述
  理解
  教学
  课题 专题 专题3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
  单元 第二单元离子键  离子晶体
  节题              第二课时金属晶体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离子键的涵义,能说明离子键的形成
  2.能根据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解释其物理性质。
  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丰富晶体结构的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联想比较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金属特性,体会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金属晶体的基本堆积模型对应的晶胞中金属原子的数目
  教学难点 金属晶体的基本堆积模型对应的晶胞中金属原子的数目
  教学方法 探究讲练结合
  教学准备
  教
  学
  过
  程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基础知识]
  1.                                   叫离子键
  2.按要求写出电子式
  (1)原子       钠 、钙、氧、氯
  (2)离子      硫离子、铝离子、氟离子
  (3)化合物    氯化钠、  过氧化钠、氢氧化钙、氯化铵
  3、构成离子晶体的微粒                   。
  [知识要点]
  一、离子键:平衡、无方向性和饱和性
  以阴、阳离子结合成离子化合物的化学键,就是离子键。
  以 NaCl 为例,讲解离子键的形成过程: 
  1)电子转移形成离子:一般达到稀有气体原子的结构
  分别达到 Ne 和 Ar 的稀有气体原子的结构,形成稳定离子。
  阴阳离子静电作用
  复习
  电子排布式正确写出
  教
  学
  过
  程 教师主导活动 学生主体活动
  二、离子形成过程:
  三、离子化合物:
  大多数的碱、盐类
  【典型例题】
  1.已知氮化钠(Na3N)在熔融时能导电,与水作用时产生NH3。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Na3N 的电子式              氮化钠属于            晶体。
  (2)比较微粒的半径,Na+           N3 -(填“<”、“>”、“=”
  [解析] 根据题意,氮化钠(Na3N)在熔融状态下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因此,氮化钠为离子化合物,一般情况下,钠在化合物中显+1价,则氮化钠中氮的化合价为-3价。可写出Na3N 的电子式。Na+ 、N3 –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均为1s22s22p6,对于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而言,核电荷数越大,对核外电子的吸引能力就越大,离子的半径就越小,反之,核电荷数越小,对核外电子的吸引能力就越小,离子的半径就越大。因此,Na+的半径小于N3 –的半径。
  2.固体A的化学式为NH5,它的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符合相应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结构。该物质适当加热就分解成两种气体。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 固体A属于      晶体,它的电子式为         
  ⑵ A溶于水后,溶液呈     性(酸、碱或中性),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⑶ A与铜或铜的某些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可合成CuH。 CuH是一种难溶物,①它能在氯气中着火,②它能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请写出这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离子,
  (2)碱,NH5+H2O→NH4OH+H2↑
  (3)2CuH+3Cl2===2CuCl2+2HCl; CuH+HCl== CuCl+H2↑,
  [说明]题给信息指出该物质适当加热就分解成两种气体,说明该物质应该是铵盐,为离子化合物。因此该化合物可以表示为NH4H。与铵盐的性质类比推导出NH4H的性质,可知NH4+溶于水显碱性。同样可以推 三箭号
  离子晶体,
  <
  学会信息处理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