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与灭火》教案
- 资源简介:
约3070字。
课题一 燃烧与灭火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比较、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知识
2)学习运用主动探究的方法,设计实验
3)学习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问题,使学生对化学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2)增强日常生活中的防范灾害的意识,并注意采取安全措施。
教学重点:
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进行知识迁移的能力。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 多媒体
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展示:各类图片体现燃烧与我们社会和生活的联系
展示:各类火灾的照片体现火灾带给人们的灾害
2、讲授新课
一、燃烧(板书)
设问: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呢?
探究:燃烧的条件
思考1:烧杯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
不燃烧的现象,说燃烧需要
什么条件?
回答:白磷的着火点很低,只有40℃ 。C,
因此,烧杯上的白磷能被大烧杯中的热水加热到着火点的温度;而红磷的着火点在200 。C以上;仅靠热水的温度很难达到的。通过对比,说明燃烧需要达到着火点的温度
思考2:烧杯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
回答:热水可以使白磷达到着火点温度,但水中的白磷并不燃烧,、这是因为水 隔绝了空气,说明燃烧还需 要有氧气存在。
思考3:如果向水中的白磷通入 氧气 那又会怎样?
回
答: 水中的白磷燃烧起来了
思考4:原来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 在通入氧气后燃烧的事实,再次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小结:燃烧确实需要氧气。
通过以上实验总结:
1、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2、条件 氧气(或空气) 缺一不可
达到着火点(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讨论:古人从闪电过后的火灾中取火进山洞后发现:一旦火不小心被熄灭后,要再等一次火灾是可遇而不可求的,由此带来诸多的不便。于是他们就想能不能靠自己取火呢?后来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钻木取火和燧石取火!恩格斯对此有高度评价:“人类发明取火与直立行走具有同样伟大的意义!” 请你分析:钻木取火和燧石取火的原因。
钻木取火:古人通过钻木摩擦生热使周围的温度达到木柴的着火点,这样木柴便燃烧起来就有了钻木取火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