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学案1
- 资源简介:
约6400字。
初三化学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编稿老师 一校 二校 审核
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知道二者的区别,,并能正确加以辨别
2.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理解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3.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4.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化学实验,并进行简单的实验现象的描述,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二、重难点提示
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与判断;
难点:性质和变化的区别
1.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2)化学变化:生成了其他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辨析:从宏观看,要抓住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从微观看,构成物质的粒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如果变化时没有新物质生成,或构成物质 的粒子没有变化,就是物理变化,否则就是化学变化,而伴随变化产生的现象: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只能作为判断的辅助依据,而不能作为判 断化学变化的标准。
如一些同学错误地认为冰融化成水是化学变化,原因是固态冰和液态水是两种物质。同学们应该注意,一种物质的三种状态就其本质而言,仍属同一种物质。绿色的 碱式碳酸铜粉末在加热条件下逐渐变为黑色粉末,试管口有水珠生成,同时从试管中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其中一定含有二氧化碳。显然碱式碳酸铜 已转变为其他三种物质,这一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我们不妨记住物理变化的四种常见形式:状态的改变(固、液、气);形态的改变(如矿石的粉碎);某些能量形式的改变(如电灯通电后发光、放热,电能转变成光能和热能);位移的改变(物体从甲地转移到乙地)。熟悉了物理变化,就不难判断化学变化。
(3)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比较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伴随
现象 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发生变化 发光、放热、生成气体、产生沉淀、变色等
实例 石蜡熔化、湿衣服晾干、酒精的挥发、铜丝弯曲、海水晒盐等 酒精的燃烧、火药爆炸、铁生锈、光合作用、酒和醋的酿造等
本质
区别 有无其它物质生成
联系 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伴随着化学变化
2.物质的性质
(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导电性、挥发性、延展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主要包括:可燃性、稳定性、活泼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毒性等。
3.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区别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是两组不同的概念,二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性质是物质固有的属性,是物质的基本特征,是变化的内因(即变化的依据),而变化只是一个 过程,是性质的具体体现,即性质决定变化、变化体现性质。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在描述上是不同的,描述物质的性质时有“可以——不可以”、“能——不能”、“ 容易——不易”等字词。如:镁能燃烧,就是镁的化学性质。如叙述中有“已经”、“了”等过去时或“在”等现在时的用语时,则往往是叙述物质的某种变化.如“木炭在空去中燃烧”为化学变化.
二、误区扫描
1.物质变色,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吗?
答:不一定。
物质变色有两类情况,如无色的氧气在-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白色CuSO4粉末遇水变成蓝色CuSO4.5H2O,属于化学变化。
2.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