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约字。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
2.初步掌握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会画1~18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维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如何分层排布的。
难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间相互制约关系。
三、设计思路
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观察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熟悉这些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情况,然后采用交流、讨论、归纳、总结的方法,探究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得出以下规律:
1.电子总是尽量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然后排布在能量较高的电子层。即电子总是尽量先排在内层。
2.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逐步增加,每一电子层都容纳一定数目的电子。
3.再引导学生观察稀有气体的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情况,探究排布规律,通过分析讨论下列规律:
(1)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2n2个(n为电子层序数)。
(2)各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中最外层所容纳的电子数是8(氦除外)。
(3)各元素原子次外层所容纳的电子数最多是18。
四、教学过程
[引入]在《化学1》中我们已经学习了原子结构的有关内容,现在,我们先来复习下列内容。(ppt:2)
什么是原子?原子由什么微粒构成的?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它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