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ppt23(12份打包)
- 资源简介:
2016秋高中化学 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人教版) (课件+检测):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12份打包)
2.1.ppt
2.2.ppt
2.3.1.ppt
2.3.2.ppt
2.3.3.ppt
2.4.ppt
课时训练10.docx
课时训练5.docx
课时训练6.docx
课时训练7.docx
课时训练8.docx
课时训练9.docx
课时训练5 化学反应速率
基础夯实
1.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速率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B.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生成或消耗某物质的质量的多少来表示
C.在同一个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D.化学反应速率的常用单位有mol·(L·s)-1和mol·(L·min)-1
解析:化学反应速率是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的物理量,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表示,在同一反应中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常用单位为mol·(L·s)-1或mol·(L·min)-1,故B项错误。
答案:B
2.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盛有N2和H2,它们的起始浓度分别是1.8 mol·L-1和5.4 mol·L-1,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反应生成NH3,10 min后测得N2的浓度是0.8 mol·L-1,则在这10 min内NH3的平均反应速率是( )
A.0.1 mol·(L·min)-1 B.0.2 mol·(L·min)-1
C.0.3 mol·(L·min)-1 D.0.02 mol·(L·min)-1
解析:v(N2)=(1.8 mol·L-1-0.8 mol·L-1)÷10 min=0.1 mol·(L·min)-1,v(NH3)=2v(N2)=0.2 mol·(L·min)-1。
答案:B
3.在一定条件下,将A2和B2两种气体通入1 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A2(g)+yB2(g)2C(g)。2 s内的反应速率:v(A2)=0.5 mol·(L·s)-1,v(B2)=1.5 mol·(L·s)-1,v(C)=1 mol·(L·s)-1。则x和y的值分别为( )
A.2和3 B.3和2 C.3和1 D.1和3
解析:同一反应中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由于v(A2)∶v(B2)∶v(C)=1∶3∶2,因此x∶y∶2=1∶3∶2,则x=1,y=3。
答案:D
4.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以下反应:2A(g)+B(g)2C(g)+D(g)。若最初加入的A和B都是4 mol,在前10 s 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2 mol·(L·s)-1,则10 s 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 )
A.2.8 mol B.1.6 mol
C.2.4 mol D.1.2 mol
解析:在前10 s 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6 mol·(L·s)-1,则转化的B的物质的量为0.06 mol·(L·s)-1×2 L×10 s=1.2 mol,则10 s时,容器中B的物质的量是4 mol-1.2 mol=2.8 mol。
答案:A
5.在可逆反应2A(g)+3B(g)xC(g)+D(g)中,已知:反应开始加入的物质只有A、B,起始浓度A为5 mol·L-1,B为3 mol·L-1,前2 min C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5 mol·(L·min)-1。2 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 mol·L-1。则关于此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 min末时A和B的浓度之比为5∶3
B.x=1
C.2 min末时B的浓度为1.5 mol·L-1
D.2 min末时A的消耗浓度为0.5 mol·L-1
解析:依题意2 min末c(C)=0.5 mol·(L·min)-1×2 min=1 mol·L-1,而c(D)=0.5 mol·L-1,所以x=2。
2A(g)+3B(g)2C(g)+D(g)
c(起始)(mol·L-1) 5 3 0 0
c(变化)(mol·L-1) 1 1.5 1 0.5
c(2 min末)(mol·L-1) 4 1.5 1 0.5
可知C正确。
答案:C
6.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SO2和一定量O2,发生反应2SO2+O22SO3,当反应进行到4 min时,测得n(SO2)=0.4 mol。若反应进行到2 min末时,容器中SO2的物质的量是( )
A.等于1.6 mol B.等于1.2 mol
C.大于1.6 mol D.小于1.2 mol
解析:由题意可求得4 min内SO2的平均反应速率v(SO2)==0.2 mol·(L·min)-1。若按照这个反应速率计算,2 min末时转化的SO2的物质的量为0.2 mol·(L·min)-1×2 min×2 L=0.8 mol,但由于前2 min比后2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大,所以2 min时,n(SO2)<2 mol-0.8 mol=1.2 mol。
答案:D
7.在体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合成氨,已知在时间t内,氨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6 mol,在此时间内,用氢气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45 mol·(L·s)-1,则t是 ( )(导学号52110076)
A.0.44 s B.1 s C.1.33 s D.2 s
解析:v(NH3)=v(H2)=0.30 mol·(L·s)-1,氨气的浓度变化量为=0.30 mol·L-1,因此反应所需时间为t==1 s,故选B。
答案:B
8.(2015福建理综,12)在不同浓度(c)、温度(T)条件下,蔗糖水解的瞬时速率(v)如下表。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c/(mol·L-1)
v/(mmol·L-1·min-1)
T/K 0.600 0.500 0.400 0.300
318.2 3.60 3.00 2.40 1.80
328.2 9.00 7.50 a 4.50
b 2.16 1.80 1.44 1.08
A.a=6.00
B.同时改变反应温度和蔗糖的浓度,v可能不变
C.b<318.2
D.不同温度时,蔗糖浓度减少一半所需的时间相同
解析:分析328.2 K的瞬时速率与浓度的关系知其成正比,则,a=6.00,A选项正确;从题给数据看,浓度越大、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当增大浓度同时降低温度时,瞬时反应速率可能会不变,B选项正确;浓度不变时,b K下反应速率低于318.2 K下反应速率,故b<318.2,C选项正确;题给数据是瞬时速率,而不是平均速率,故不能作为判断反应所用时间的依据,D选项错误。
答案:D
9.反应aA(g)+bB(g)cC(g)(ΔH<0)在等容条件下进行。改变其他反应条件,在Ⅰ、Ⅱ、Ⅲ阶段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回答问题: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为 ;
(2)A的平均反应速率vⅠ(A)、vⅡ(A)、vⅢ(A)从大到小排列次序为 。
答案:(1)1∶3∶2
(2)vⅠ(A)>vⅡ(A)>vⅢ(A)
能力提升课时训练6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基础夯实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多
B.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大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C.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主要原因是减小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D.催化剂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成千上万倍地增大反应速率
解析:浓度和压强的变化是改变单位体积内分子的总数,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不变,而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数目与单位体积内分子总数成正比,也发生变化;温度、催化剂是改变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单位体积内分子总数不变。
答案:D
2.下列事实能说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决定性因素是反应物本身性质的是( )
A.Cu能与浓硝酸反应,而不与浓盐酸反应
B.Cu与浓硝酸反应比与稀硝酸反应快
C.N2与O2在常温、常压下不反应,放电时可反应
D.Cu与浓硫酸反应,而不与稀硫酸反应
解析:要想说明反应物本身的性质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决定性因素,则该实验事实应区别在反应物本身而不是外界因素,如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等。其中选项B、D为浓度不同所致,选项C为反应条件不同所致,只有选项A是因浓硝酸与浓盐酸本身性质不同所致。
答案:A
3.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N2和O2,在电火花作用下发生反应N2+O22NO,前3 s用N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 mol·(L·s)-1,则6 s末NO的浓度为( )
A.1.2 mol·L-1 B.大于1.2 mol·L-1
C.小于1.2 mol·L-1 D.不能确定
解析:前3 s用N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 mol·(L·s)-1,则用NO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2 mol·(L·s)-1,如果3~6 s的反应速率仍为0.2 mol·(L·s)-1,则NO的浓度为1.2 mol·L-1,由于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故6 s末NO的浓度小于1.2 mol·L-1,选C。
答案:C
4.下列实验中,反应速率加快是由催化剂引起的是 ( )
A.在炭粉中加入氯酸钾,点燃时燃烧更为剧烈
B.过氧化氢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即可迅速放出气体
C.将炭块粉碎成粉末状,可使燃烧更加充分
D.电解水时,加少量硫酸可使电解速率加快
解析:MnO2对H2O2分解生成H2O和O2的反应具有催化作用。
答案:B
5.向四个体积相同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一定量的SO2和O2,开始反应时,按正反应速率由大到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导学号52110077)
甲:在500 ℃时,SO2和O2各10 mol反应
乙:在500 ℃时,用V2O5作催化剂,10 mol SO2和5 mol O2反应
丙:在450 ℃时,8 mol SO2和5 mol O2反应
丁:在500 ℃时,8 mol SO2和5 mol O2反应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乙、甲、丁、丙 D.丁、丙、乙、甲
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催化剂、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程度较大,其中催化剂为最大,浓度、压强影响程度相对较小,同温时乙中速率最大,同时无催化剂时,甲中反应物浓度大于丁中反应物浓度,故速率甲>丁,丙温度低,故速率为丁>丙,故C项正确。
答案:C
6.设C+CO22CO(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速率为v1;N2+3H22NH3(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速率为v2,当温度升高时,v1和v2的变化情况为( )
A.同时增大 B.同时减小
C.v1增大,v2减小 D.v1减小,v2增大
解析:温度升高,无论正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反应速率均增大。
答案:A
7.100 mL 6 mol·L-1的H2SO4溶液与过量锌粉反应,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
A.Na2SO4固体 B.NaOH溶液
C.K2SO4溶液 D.CuSO4固体
解析:一定量的H2SO4溶液与过量的Zn粉反应,减慢反应速率的措施一般有:①降低温度,②降低H2SO4溶液浓度。加入Na2SO4(s)时对反应物浓度几乎无影响,反应速率几乎不变,所以A项不符合题意。B项显然不符合题意。加入K2SO4溶液,相当于稀释反应物溶液,反应速率减小,且生成H2的总量不变,所以C项符合题意。加入CuSO4固体,Zn会置换出Cu,构成Zn-Cu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所以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C
8.已知:Na2S2O3+H2SO4Na2SO4+SO2↑+S↓+H2O,下列各组实验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组号 反应温
度/℃ Na2S2O3溶液 H2SO4溶液 H2O
体积/mL
A 10 5 0.2 5 0.1 10
B 10 5 0.1 5 0.1 10
C 30 5 0.1 5 0.1 10
D 30 5 0.2 5 0.2 10
解析:本题主要比较温度和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溶液混合后总体积都相同,从温度方面判断C、D两组的反应速率大于A、B两组的反应速率;从浓度方面判断,A、D两组的反应速率大于B、C两组的反应速率,所以反应速率最快的为D组。
答案:D
9.在气体反应中,能使反应物中活化分子数和活化分子百分数同时增大的方法是( )
①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②升高温度 ③增大压强
④移去生成物 ⑤加入催化剂
A.①③⑤ B.②⑤ C.②③⑤ D.①③④
解析:当改变浓度时不能改变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所能改变的只是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当升高温度时,由于分子吸收能量,使原先不是活化分子的普通分子变为活化分子;加入催化剂时,由于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大量分子变为活化分子,故升高温度和加入催化剂两条符合题意。
答案:B
课时训练7 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及标志
基础夯实
1.下列反应一般认为是不可逆反应的是( )
A.SO2溶于水
B.H2与I2反应生成HI
C.Cl2溶于水
D.Na与H2O的反应
答案:D
2.一定条件下,对于可逆反应X(g)+3Y(g)2Z(g),若X、Y、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1、c2、c3(均不为0),达到平衡时,X、Y、Z的浓度分别为0.1 mol·L-1、0.3 mol·L-1、0.08 mol·L-1,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c1∶c2=3∶1
B.平衡时,Y和Z的生成速率之比为2∶3
C.X、Y的转化率不相等
D.c1的取值范围为0<c1<0.14 mol·L-1
解析:平衡浓度之比为1∶3,转化浓度亦为1∶3,故c1∶c2=1∶3,A、C两项不正确;平衡时Y生成表示逆反应,Z生成表示正反应且vY(生成)∶vZ(生成)应为3∶2,B项不正确;由可逆反应的特点可知0<c1<0.14 mol·L-1。
答案:D
3.在一定温度下,将等物质的量的CO和水蒸气通入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
CO(g)+H2O(g)CO2(g)+H2(g),一段时间后反应达到平衡。对该平衡状态描述正确的是( )
A.正反应速率等于0
B.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C.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D.正反应速率小于逆反应速率
解析: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v(正)=v(逆)≠0,故选C。
答案:C
4.298 K时,合成氨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2(g)+3H2(g)2NH3(g) ΔH=-92.4 kJ·mol-1,在该温度下,取1 mol N2和3 mol H2放在密闭容器内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反应放出的热量为92.4 kJ
B.有无催化剂该反应放出的热量都为92.4 kJ
C.反应放出的热量始终小于92.4 kJ
D.若再充入1 mol H2,到达平衡时放出的热量应为92.4 kJ
解析:该反应为可逆反应,正向不可能进行到底,所以1 mol N2和3 mol H2反应放出的热量始终小于92.4 kJ,C项正确。
答案:C
5.下列说法可以证明反应N2(g)+3H2(g)2NH3(g)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形成
B.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断裂
C.N2、H2、NH3的分子数之比为1∶3∶2
D.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H—N键形成
解析:A项中表示的反应方向相反,且v(正)=v(逆)≠0,符合题意;B、D两项中表示的反应方向相同,故B、D两项不符合题意;C项中N2、H2、NH3的分子数之比为1∶3∶2时未必达到平衡。
答案:A
6.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2(g)+3Y2(g)2Z(g),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2 mol·L-1、0.6 mol·L-1、0.4 mol·L-1,当平衡时,下列数据肯定不正确的是( )
A.X2为0.3 mol·L-1,Y2为0.9 mol·L-1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