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池》》ppt35(4份打包)
- 资源简介:
电解池 公开课授课课件+说课课件+教学设计+学案(广州市第三中学林珊) (4份打包)
电解池公开课.ppt
电解池公开课说课课件.ppt
电解池教学设计(三中林珊).doc
电解池学案(定稿).doc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
第三节 电解池(第1课时)
广州市第三中学 林珊
一、 教材分析
在学习第四章之前,学生学习了“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对溶液体系初步建立了微观、动态、相互作用的认识深度,基本形成了分析反应体系中微粒及运动情况的认识思路,本章是对上述认识方法的应用和深化,此外从本章的知识基础看,也是将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等基本概念和原理提升到综合应用的高度。
“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是贯穿全章的主线。在前两节教材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通过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本节的核心概念是“对于非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通过电解池实现由电能到化学能的转化”。
本章知识在学生整个高中化学学习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在必修化学的基础上帮助学生从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及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上,进一步学习和探索化学反应的规律及其应用,能从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相互转化的角度理解原电池-电解池的原理及应用,构建较为完整和系统的化学反应原理知识体系。
本章知识结构图: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宏观(实验现象)——微观(电子、离子间的相互作用与运动方向)——符号(电解方程式)三重表征形成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知道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就是电解质的电解过程,能够说出电离与电解的区别和联系。
2、通过观察,知道电解池装置的基本构造(包括电极与直流电源的连接方式)。通过与原电池装置进行比较,能够从电极名称、电极反应、能量转变形式、反应驱动力等方面进一步认识电解池与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3、能够根据电解质溶液的组成和电极特点,运用氧化还原知识判断电解产物,并形成分析判断电极产物的一般思路:电极材料及电极的极性——溶液中存在的微粒——微粒的运动方向——分析得失电子的能力判断——化合价变化——产物存在形式。
4、建立综合运用微粒观和氧化还原反应理论分析电解池问题的基本思路,能自主构建电解池模型,并以这个模型为载体用微观的、动态的、有序的思维分析电解池常见应用。
5、通过查阅资料、观看录像等方式了解电解原理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感受化学科学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巨大影响。并能够运用电解原理和判断电极产物的一般思路,分析氯碱工业、电镀、铜的精炼、金属电冶炼等过程中的能量与物质的转化。
教学重点:构建电解池模型
教学难点:以电解池模型为载体用微观的、动态的、有序的思维分析电解池常见应用
第1课时 构建电解池模型
第2课时 以电解池模型为载体,用微观的、动态的、有序的思维分析电解池常见应用
三、教学策略分析
1、确定电解池原理教学中的核心概念和基本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
电解池教学中的核心概念和基本概念梳理如下图: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
第三节 电解池(第1课时)学案
环节一 了解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思考与交流1】
学生阅读完实验4-2后先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 该实验的实验目的是什么?
2、 该实验用到的仪器和药品有什么?
3、 该实验装置如何组装?
4、 猜想通电时在阳极和阴极的产物可能是什么?可以观察到什么现象?
【分组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将两根碳棒分别跟直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相连,浸入装有CuCl2溶液的电解槽中
根据实验结果思考以下问题,并在电解池模型中模拟电解的微观过程。
1、CuCl2溶液中有哪些离子?
2、在接通直流电源时,微粒如何运动?
3、如何书写两极的电极方程式及总电解方程式?
环节二:形成分析电解池的思维过程。
【思考与交流2】氯化铜溶液中除了Cl—、Cu2+还存在OH—、H+,通电时Cl—、OH—都向阳极移动,Cu2+、H+都向阴极移动,但是实验中H+和OH—都没有参与反应。那么,如果戴维利用实验4-2的电解池装置电解氯化钠溶液,能否也得到金属钠?
【分组实验】利用实验4-2的电解池装置电解饱和食盐水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将两根碳棒分别跟直流电源的正极和负极相连,浸入装有饱和NaCl溶液的电解槽中
【思考】
电解池分析思维过程
(1)饱和食盐水中存在哪些离子?
(2)通电后,溶液中的离子如何移动?
(3)阳离子的放电顺序,阴离子的放电顺序。
(4)电解后,在阴极区和阳极区分别得到的
产物是什么?电极方程式如何书写?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