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取向教学论指导下的基本技能课课型研究——《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教案4
- 资源简介:
约7340字。
科学取向教学论指导下的基本技能课课型研究
——以《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基本方法》为例
广东仲元中学 庄建德
一、教学设计理念
科学取向的教学论对教学实践的重要贡献,就是它认识了不同类型的学习与教学策略、教学评价之间的必然联系。根据该教学论可将现有中学化学课堂教学分为如下几类课型:元素化合物课、概念课、原理课、基本技能课、高级技能课、复习课等。
1、基本技能课显性教学任务:掌握解决某些单一化学问题的操作方法和步骤。
2、基本技能课一般教学结构:
(1)获得操作步骤:通过范例讲解呈现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或通过呈现正例让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
(2)运用操作步骤解决问题:初步运用操作步骤解决典型问题,并列出操作步骤。在运用中体会操作步骤背后的化学原理和化学思想。
(3)巩固操作步骤:通过典型的、题组式的、有逻辑的变式练习在不同情境中巩固操作步骤。教师的指导逐步减少,直到学生能独立解决问题。(长期过程)
二、教学内容分析
1、教学内容的地位:
初中化学介绍了高分子化合物的一般概念,描述了部分高分子化合物在生活中的应用;化学必修2介绍了高分子单体(乙烯、丙烯)的矿物来源、乙烯和丙烯等的聚合反应和应用;选修5的前四章又较深入地学习了常见有机化合物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性质与用途。在此基础上,本节较为简单地从相对分子质量大小说明高分子化合物与低分子化合物的区别,介绍了加成聚合反应与缩合聚合反应的基本特征。所以本节内容是在前期具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属于已有知识的延续。
2、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分析:
教材首先用乙烯聚合来说明加成聚合反应,用己二酸与乙二醇生成聚酯来说明缩合聚合反应,不介绍具体的反应条件,只介绍加聚与缩聚反应的一般特点,并借此提出单体、链节、聚合度等概念,能识别加聚反应与缩聚反应单体的区别。所以本节内容的重点之一就是:了解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单体、链节、聚合度的概念。
教材利用“学与问”“思考与交流”等栏目,介绍由简单的单体写出聚合反应方程式、聚合物结构式,或由简单的聚合物结构式分析出它的单体,为后续介绍聚合物个例奠定基础。所以本节的重点之一就是:了解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一般特点。
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的聚合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具有一定的方法,遵循一定的步骤就能够将其正确书写;由简单的聚合物结构式分析相应的单体也具有一定的方法,遵循一定的步骤也能够将其正确写出。所以本节的难点就是:聚合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和简单聚合物单体的分析方法。
三、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中的难点:聚合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和简单聚合物单体的分析方法,这些难点的突破属于科学取向教学论指导下的基本技能课课型。
基本技能课显性教学任务是掌握解决某些单一化学问题的操作方法和步骤,在本节来说就是掌握书写聚合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和简单聚合物单体的分析方法。
那么本节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应该按照以下的教学结构进行设计:
1、获得操作步骤:通过范例讲解呈现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
(1)通过乙烯加聚、聚氯乙烯加聚、1,3—丁二烯加聚作为范例,讲解加成聚合反应的反应方程式(加聚物的结构简式)书写;
(2)通过聚苯乙烯(PS)、聚丁二烯(PB)、丁苯橡胶(聚苯乙烯丁二烯,SBR)分析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