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的化学性质》教案5
- 资源简介:
约3700字。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案例背景1、 教材分析 本节课借助生活中的化学知识以及通过探究金属参加化学反应的简单规律得出金属活动性顺序,并运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作用非常重要。尤其要注意在实验的基础上组织好讨论,这是有关金属活动性顺序探究活动能否成功的重要条件。2、 学生分析学生已经知道了镁带、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
铜能与氧气反应,镁与盐酸、硫酸反应等事实,提前复习反应现象、反应条件及化学方程式的写法。通过练习,由学生自己归纳得出置换反应的特点,使学生能应用置换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从而完成对金属化学性质的认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转变,使学生在“做中学,学中会”。3、 教学目标设计【知识与技能】1、 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2、 能说出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3、 通过我国古代湿法冶金术介绍,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及其意义。【过程与方法】课堂中,经教师组织、引导和点拔,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交流,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及其活动性顺序,并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能用文字、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述有关信息,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加工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4、教学策略.采用“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归纳——解析、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教学。充分利用现实情景,尽可能增加教学过程的趣味性、实践性,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分组实验等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生动活泼的展示图片、动画,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主动参与,通过丰富多彩的集体讨论、小组活动,以合作学习促自主探究。 5、教学媒体和教学技术选用 演示、分组实验实验仪器及**:铝粉、滤纸、坩埚钳、酒精灯、火柴;分组实验器材:试管、锌片、铁丝、铜丝、铝条、稀盐酸、稀硫酸、硫酸铜溶液、硝酸银溶液、氯化钠溶液等。二、 教学过程 教学和活动过程第一环节:创设问题情境1.设置问题:黄金饰品中的假货常常鱼目混珠,社会上有些不法分
子时常以黄铜冒充黄金进行诈骗活动。因为黄铜(铜、锌合金)单纯从颜色、外型上看,与黄金极为相似,所以很难区分,现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鉴别真假黄金。(学生一般从测密度、硬度、用火烧等方面回答。) 2. 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许多金属能跟氧气反应,如镁、铁、铝、铜等,不同的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不同金属在高温下的化学反应中表现出的活动性不同。金属也能与稀酸反应,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探究金属在溶液中的反应。【说明:以情境引入课题,使学生感受到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从而引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同时既可以复习第一课时有关金属和氧气的反应知识,又可以引出金属的其它化学性质。】第二环节:实验探究几种金属与酸的反应1. 学生实验探究金属与酸的反应情况实验目的:能否通过实验的方法比较镁、锌、铁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