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400字。
阳东广雅中学2015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3 周集体备课记录
年级 高一 科目 化学 主备教师 林红 日期 2015.3.20
课题 第一节元素周期表——核素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课时 3课时
参与人员 李连霞、林红
主备教案(由主备教师填写或另附详案)
1、确定本周课程教学内容
内容和进度:第一节元素周期表——核素
第二节元素周期律
第一课时:元素、核素、同位素、同素异形体
第二课时:元素周期律(化合价、半径、金属性、非金属性)
第三课时:习题讲评
2、教学目标:
1.了解核素、同位素的概念、并了解同位素的重要作用。了解原子的结构以及各种微粒数的关系。
2.了解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规律。了解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和实质。
教学重点:了解核素、同位素的概念。了解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和实质。
教学难点:了解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理解元素周期律的内容和实质。
3、资料准备:
必修2教材、《创新设计》、实验器材、药品
4、授课方式(含疑难点的突破):
第一课时教学流程:
介绍前沿科学→提出问题→事例分析→得出概念→概念辨析→应用→课堂练习→开放性作业。
说明:
问题创设──考古(146C)、氢弹(21H,31H)的制造等。
内容呈现──氢、碳、铀同位素资料卡片、幻灯。
方法手段──比较、类比、抽象。
评价反馈──多媒体呈现形成性练习题、同步测试等;
查阅同位素在能源、医疗、农业、考古等方面的应用,以读书报告会形式进行交流。
第二课时元素周期律属于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基础理论教学应具有严密的逻辑性,从课堂教学的结构上,应当体现出教材本身逻辑系统的要求;要重视理论推理,借助实验和事实分析,应用归纳法和演绎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基础理论的教学模式一般为:
提出课题→列出理论研究的要点→应用实验或资料,分析阐述以得出规律性结论→结合新的事实,检验、应用得出的结论。
根据教材的安排以及高一学生的实际情况,关于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只要求学生熟悉1~18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并会应用即可。重点是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应用,关于这部分内容的教学可采用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组织教学过程。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