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教学设计1
- 资源简介:
约3680字。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第二单元课题一空气教学设计
旧州中学 蔡毅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包括三个部分,即: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这三部分内容密切联系,并逐步深入。本课题分2课时学习,第一课时重点学习第一部分的内容,空气成分的探究,并在此基础上学习纯净物和混和物的概念。第二课时学习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和保护空气。空气对学生来说虽然熟悉,但通过实验探究其组成对初学化学的学生难度较大。因此本节课主要通过教师演示实验与学生分组实验相结合,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师生共同分析产生现象的原因以及归纳总结的方式进行教学。
二、学生分析:
学生虽然对空气比较熟悉,小学自然课中也学习过有关空气的知识,但都是一些较浮浅的认识,缺乏系统性与针对性。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实验探究空气的组成,这个实验成功与否与许多因素有关,所以操作比较严谨,否则成功率较低。但是由于学生初学化学,实验动手操作能力不高,且学生不会观察以及观察什么?问题较多。因此,教学中结合学生的实际学情,先由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的原理及注意事项,教师演示实验,而后再由学生分组完成对比实验,并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指导学生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等形式进行教学,即师生共同参与的实验探究活动,通过教师适时,必要的介入,使学生清晰地理解实验原理,积累实验的方法,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三、教法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主要以科学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通过实验探究有可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体验实验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在此过程中不仅得出了空气的成分,而且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在新课程的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整个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探究中不断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中获得乐趣,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
四、设计理念:
本节课的设计是以化学课程标准为依据。在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化学的时间不长,学习化学的方法还没掌握,实验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都很薄弱的情况下,设计中,教师首先引导学生分析拉瓦锡的实验原理及影响因素,并通过演示实验,使学生了解一些实验的方法,鼓励学生大胆实验,并认真观察现象作好记录,师生共同分析产生现象的原因。这样即帮助学生积累了实验的经验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还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
五、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一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的实验操作,观察、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
(2)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养成探究问题的良好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了解空气的组成,并学会借助实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难点: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装置及产生误差的原因。
六、教具学具:
1、实验设备:水槽(7个)、烧杯(7个)、集气瓶(7个)、导气管(7个)、燃烧匙(7个)、酒精灯(7个)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