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硝酸、硫酸》教案
- 资源简介:
约5450字。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四节 氨 硝酸 硫酸
广州市第二中学 陈薇
一、突出教材主干知识,把握教学主线
本章教材选取的内容都是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物质,第一节硅,是地壳中含量丰富的元素,第二节氯,是海洋中富集的元素,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是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第四节氨、硝酸和硫酸是重要的基本化工产品,这些素材的选取都是和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
硫酸、硝酸是硫、氮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重要的含氧酸,除具有酸的通性外,还具有强氧化性,在反应中硫、氮元素被还原,生成相应的氧化物。氨是氮的氢化物,也是高中阶段接触到的唯一的碱性气体,水溶液呈碱性。在教学中建议把握好这些主干知识,以主干知识作为教学主线和支撑。教材针对这些主干知识,通过实验、思考与交流、方程式、图片进行建构与强化。
二、渗透基本原理,构建知识体系
学习完本节后,学生应能掌握非金属单质、氢化物、氧化物、含氧酸等构成某一非金属元素的知识体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知识体系的建构,把物质变化、氧化还原的基本理论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以理论指导学生总结、归纳和应用。可以运用教材中的各项栏目,尤其是三个“思考与交流”栏目。
P98第一个“思考与交流”: 该栏目很好体现了氮元素的一系列转化,NH3体现了还原性,N元素可以被氧化成高价态,渗透氧化还原的基本原理。还可以用分类的思想指导学生对不同类别的非金属化合物之间的转化进行归纳总结。本栏目用好,对学生元素化合物学习形成知识体系有很重要的作用。
P99第二个“思考与交流”:运用该栏目对学生渗透固氮思想,以及环境教育。
P100第三个“思考与交流”:回顾酸的通性,同时指出浓硫酸和硝酸的特性。运用对比的方法深入理解物质的性质以及各类反应的特点。
三、充分发挥实验的功能
本节涉及到三个实验,每个实验的功能不同,建议明确实验目的、侧重点,如氨气溶于水的喷泉实验,可以侧重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氨气的实验室制备,由于涉及到气体发生、收集、检验等,应作为氨性质的一个重点。而铜与浓硫酸反应不仅仅是验证实验,应注意学生实验观察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重点:
氨的性质、氨气的制备,硝酸和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五、建议课时:3.5课时
六、分课时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建议
第一课时 氨的性质
目标1:知道氨气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的颜色、气味、溶解性),知道氨水呈弱碱性。
能够用氨的物理性质和弱碱性解释喷泉实验的现象。
看懂氨水呈弱碱性的原因,分析氨水中的成分。
学会分析实验现象的原理。
教学过程:
[展示]一瓶氨气。
学生描述:无色,有刺激性气味,
教师讲解:密度<空气,易液化,可作致冷剂。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