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案(第一课时)
- 资源简介:
约4030字。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第一课时)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和单位,也是化学学科两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本节教学对整个高中化学的学习乃至今后继续学习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为便于学生理解抽象概念,可采用类比方法,类比方法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的某些属性上相同,而推出它们在其他属性也相同的一种科学方法。如物质的量与其他学生熟悉的量类比、摩尔与其他国际单位的类比、集合思想的类比等,运用类比思想阐释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意义,能够提高这两个概念与其他概念之间的兼容性,有利于对这两个陌生概念的深刻理解和掌握。
(二)教学背景分析
学习内容分析:“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是以化学基本概念为基础,与实验紧密联系,强调概念在实际中的应用,本节教学对整个高中化学的学习乃至今后继续学习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教材内容具有概念比较多,且抽象又难于理解的特点。教材首先从为什么学习这个物理量入手,指出它是联系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纽带,认识引入物质的量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意义,即引入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物质的量与物质的粒子数之间、物质的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应注意不要随意拓宽和加深有关内容,加大学生学习的困难。
学生情况分析:对于“物质的量”这个新的“量”和“摩尔”这个新的“单位”,学生是很陌生的,而且也很抽象,但通过学习和生活经验的积累,他们已经知道了生活中常用的一些“量”和“单位”,如长度、质量、时间、温度,米、千克等
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采用创设情境方式,通过故事(一粒米的称量)和生活实例,以聚微成宏的科学思维方式,引出新的物理量 — 物质的量,搭建起宏观与微观的桥梁。通过学生列举生活中的常用单位 (箱、包、打等)与抽象概念类比、国际单位之间的类比、集合思想的类比教学,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让学生感受概念的生成过程,初步形成物质的量的概念并理解其重要性。
技术准备:多媒体设备
前期准备:预习完成如下问题:
1.了解日常生活中人们是如何计量的?如:我们如何计量大米、纸张、水、氧气等的多少,各种计量方式之间如何换算?不同的计量方式各有哪些优缺点?
2.微观粒子有哪些?它们有什么特点?
3.国际单位制的7个基本单位有哪些?哪些你非常熟悉,不熟悉的查找资料了解一下。
(三)本课教学目标设计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的量是描述微观粒子集体的一个物理量,认识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基本单位;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
(2)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换算关系;了解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之间的换算关系。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