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复习《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学案
- 资源简介:
约2090字。
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一.熟练掌握有关溶解度(S)与溶质质量分数(w)的计算公式。
1.溶解度计算基本公式:m(溶质):m(溶剂)=S:100(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
2.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基本公式:w=m(溶质)/m(溶液)×100%。
3.饱和溶液中溶解度与溶质质量分数的换算公式:w=S/(S+100)×100%。
4.稀释公式:m(浓)×w(浓)=m(稀)×w(稀)=[m(浓)+m(水)]×w(稀)。
5.混合公式:m(浓)×w(浓)+m(稀)×w(稀)=[m(浓)+m(稀)]×w(混)。
二.在进行有关溶解度的计算时,注意“抓住不变量,简取相关量”。
1.温度不变时,溶解度、浓度、溶质与溶剂(或溶液)的质量比均不变。
2.降温析出无水晶体时,则溶剂的量不变。
3.两次蒸发不饱和溶液时,析出无水溶质的质量差与蒸发水的质量差之比=S:100
4.温度升高时,可简取S或m(溶质溶解)的关系式计算。
三.在进行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时,注意推导并掌握经验规律。
1.同一溶质不同质量分数的溶液等体积混合后的溶质质量分数:在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水)时,大于平均值;在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水)时,小于平均值。
2.十字交叉法是速算混合物中各成分的“份数比”的一种巧算方法,对于浓、稀(或水)溶液混合,可用质量分数(或质量)数值“十字交叉”,求得混合的质量比。但一般不能用溶液体积数值“十字交叉”,求得混合的体积比,因为不同浓度溶液的密度不相同,其浓、稀(或水)溶液的体积之和不等于混合后溶液的体积。
四.典型试题。
1.某温度下,甲、乙两个烧杯中各盛有100 g相同浓度的KCl溶液,现将甲烧杯中的溶液蒸发掉35 g H2O,析出晶体5 g;乙烧杯中的溶液蒸发掉45 g H2O,析出晶体10 g。则原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A.10% B.15% C.20% D.25%
2.某温度下,在100 g水中加入m g CuSO4或加入n g CuSO45H2O均可使溶液达到饱和,则m与n的关系符合
A.m=160n/250 B.m=1600n/(2500+9n)
C.m=1600n/(2500+16n) D.m=1600n/(2500+25n)
3.实验室需用20%的硫酸制取氢气。若用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 g/cm3)和7%的稀硫酸(密度为1.05 g/cm3)混合配制,需用98%与7%的硫酸的质量比及体积比各为
A.1:5、1:10 B.1:6、1:10.5 C.1:3、2:5 D.6:1、10:1
4.密度为0.91 g/cm3的氨水,质量百分比浓度为25%(即质量分数为0.25),该氨水用等体积的水稀释后,所得溶液的质量百分比浓度为
A.等于12.5% B.大于12.5% C.小于12.5% D.无法确定
五.拓展练习。
1.甲、乙两同学在室温下各取50 g某溶液分别做制晶体实验,甲将溶液蒸发掉10 g水后冷却至室温得晶体1.2 g(晶体不含结晶水),乙将溶液蒸发掉15 g水后冷却至室温,得晶体2.4 g。若两人实验结果都正确,则原50 g某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1.1% B.17.4% C.22.2% D.36.1%
2.已知t℃时,盐M(不含结晶水,适量为126)的溶解度为S g/100 g水。在一定量的M的水溶液中加入a g M后,恰好为t℃时的饱和溶液。若用M7H2O代替M,欲使原溶液在t℃时恰好饱和,则需M7H2O的质量(g)的数值为
A.2a B.(2+S/100)a C.200a/(100S) D.(1+S/50)a
3.在t℃时,在含有m g Na2CO3的100 g饱和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后,有x g CO2参加了反应,同时还有n g NaHCO3析出,则不能用来表达NaHCO3在t℃时溶解度(g/100 g水)的表达式是
A.(168x/44-n)/(100-m)×100
B.(168m/106-n)/(100-m-18x/44)×100
C.(168m/106-n)/(100-m-18m/106)×100
D.(168x/44-n)/(100-m-18m/106)×100
4.已知25%氨水的密度为0.91 g/cm3,5%氨水的密度为0.98 g/cm3,若将上述两溶液等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