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平衡后测.doc
学案3-19.doc
影响化学平衡的外界因素(合成氨主线)上课.ppt
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三稿).doc
共1个课件,3份文档。
化学平衡学习后测
同学你好!在学习“化学平衡”之前,我们想了解你对以下几个问题的看法,以便我们设计教学,提高教学效果。问卷结果不会对你产生任何不良影响,请放心地如实作答。谢谢你的合作,祝你学习愉快!
题目1:H2(g) + I2(g) 2HI(g) (I2是紫红色气态物质)是一个典型的可逆反应,当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后会到达平衡。在合适的反应条件下,于一个固定体积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H2(g) 和I2(g),一段时间后体系达到平衡状态。
(1)你认为都能从哪些角度来描述反应的平衡状态,请将你认为可以的角度涂黑。并具体描述各角度下这个反应的平衡状态。
a.物质数量的变化○具体描述:
(注:这里的物质数量可以是质量、浓度、粒子个数等多种具体物理量)
b.容器内体系颜色○具体描述:
影响化学平衡的外界因素学案
环节1:预测影响平衡的因素
【讨论】利用K与Q之间的关系,推测哪些外界因素能破坏该化学平衡状态,使平衡发生移动?
N2+3H2 2NH3
归纳:分析平衡移动的思路
=K
Q
环节2:浓度对平衡的影响
预测1:利用Q与K之间的关系分析:当温度一定时,采取何种方法提高氨气的产率
N2+3H2 2NH3
=K
Q
【实验探究】
Fe3+ + 3SCN- Fe(SCN)3(红色)
请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所给试剂,探讨改变体系内某一种物质浓度对平衡的影响。
交流内容:(任选两种)
1.你选择改变哪种物质的浓度?通过什么操作改变该物质浓度?现象是什么?
2.理论分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改变浓度 具体操作 实验现象 分析
加入___试剂
c[Fe(SCN)3]
加入___试剂
小结1:浓度对平衡的影响
环节3:压强对平衡的影响
[理论预测] 利用Q与K之间的关系分析:当温度一定时,如何改变压强提高氨气的产率
(1)N2(g)+3H2(g) 2NH3(g)
K= 加压: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教学设计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影响化学平衡的外界因素
授课内容 普通高中新课程化学选修4
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第三节化学平衡(第4课时)
授课教师 王海宏 授课时间 2014年3月19日
授课地点 顺义二中 授课班级 高二(3)班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依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对化学平衡的要求,依据《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功能定位,发展学生的“定性-定量认识”,明确了教学设计的核心目标:以解决生产生活问题为线索,从定性-定量的角度建立学生对化学平衡移动规律的认识。
另外,该部分是典型的概念原理内容,对于该类知识,有一些基本的教学策略可以借鉴:
1、在概念原理教学中,要以解决生产生活问题为线索,为学生搭建一系列有梯度的有水平的问题串,或引发认知冲突或形成新的研讨问题或再审视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跨越认知障碍点。
2.让学生体会概念或规律的形成过程。根据已有知识或情境进行预测和假设,寻找证据验证假设,从而建立概念形成规律。这样学生对概念或规律本身的认知更加深刻,便于理解。
3.除了概念及规律知识本身的学习,更要注意引导学生建立解决该类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丰富学生的认识角度,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