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设计(24份打包)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82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8/6 18:22:2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资源提供: 白发黄鸡 [资源集]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设计
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设计: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新人教版).doc
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设计: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2课时)(新人教版).doc
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设计: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第1课时)(新人教版).doc
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设计: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第2课时)(新人教版).doc
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设计: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第3课时)(新人教版).doc
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设计:课题1《燃烧和灭火》(第1课时)(新人教版).doc
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设计:课题1《燃烧和灭火》(第2课时)(新人教版).doc
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设计: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新人教版).doc
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设计: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2课时)(新人教版).doc
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设计: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第1课时)(新人教版).doc
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设计: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第2课时)(新人教版).doc
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设计: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第1课时)(新人教版).doc
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设计:课题2《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第2课时)(新人教版).doc
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设计: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上册方程式》(第1课时)(新人教版).doc
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设计: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上册方程式》(第2课时)(新人教版).doc
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设计:课题2《原子的结构》(第1课时)(新人教版).doc
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设计:课题2《原子的结构》(第2课时)(新人教版).doc
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设计:课题2《原子的结构》(第3课时)(新人教版).doc
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设计: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新人教版).doc
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设计: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2课时)(新人教版).doc
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设计:课题3《利用化学上册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第1课时)(新人教版).doc
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设计:课题3《利用化学上册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第2课时)(新人教版).doc
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设计:课题3《元素》(第1课时)(新人教版).doc
2016-2017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册教学设计:课题3《元素》(第2课时)(新人教版).doc
  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能说出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
  2.利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一些生活中的现象。
  过程与方法
  1.学习通过观察身边物质、实验现象来获取信息,从而运用想像类比、分析归纳等方法处理信息。
  2.能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对有疑惑或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实验中注意观察与思考相结合,能够用文字、图形及化学语言对实验的结果进行表述和交流。
  3.认识科学研究的方法——假说与模型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快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2.建立“静止是相对,运动是永恒”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教学重点
  微观粒子是客观存在的,分子、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两种微观粒子;对自然现象和实验现象的猜测、观察、分析、交流、表达和总结等探究能力。
  教学难点
  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
  实验准备
  教师演示实验:
  仪器(电子天平、表面皿、试管、量筒、烧杯)。
  试剂(无水乙醇、酚酞溶液、氨水、蒸馏水、品红溶液)。
  学生分组实验:仪器(注射器);试剂(无水乙醇、酚酞溶液、氨水、蒸馏水、品红溶液)。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情景引入
  认识物质的微粒性 【演示实验】
  提问:你看到什么现象?请解释原因?
  【问题一】
  请你用图示的方法表示酒精蒸发,并且谈谈你为什么要这样画。
  【归纳】通过同学们画的图示,我发现同学们对物质构成有不同的看法:
  (1)物质是由更小的物质构成的;
  (2)物质是由微小粒子构成的。
  这些都是我们的猜想,即假说,为了验证我们的猜想,我们需要寻找证据和进行实验。
  【视频】闻氯气的气味。
  【问题二】同学为什么能闻到氯气的气味呢?
  【演示实验】品红扩散。
  【归纳】生活和科学实验中,无数的实验现象都证明了物质是由分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那么分子这种粒子是真实存在的吗?下面,老师将带领同学们走进微观世界。
  【展示】分子图片。
  观看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出的分子图片,感受分子的真实存在。 讨论、解释。
  绘画、交流绘画
  感想。
  观看。
  思考、回答。
  通过展示实验现
  象,引发学生思考、回忆物理课学过知识,引发对物质微粒性的思考。
  应用闻黄绿色氯气气味的实例排除由于无色气体导致看不见的干扰问题,为物质微粒性提供了更确凿的实例。
  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快乐。
  【问题三】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无数的事例可以证明物质是由无数不可见的粒子所构成的。你能举出一些实例吗?
  【归纳】介绍假说模型的科学研究方法。 思考。
  举例。
  课题1  分子和原子(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2.会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一些常见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现象。
  3.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
  过程与方法
  1.能在教师的启发和指导下,对有疑惑或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实验中注意观察与思考相结合,能用文字、图形及化学语言对实验的结果进行表述和交流。
  2.学习用微粒观认识物质、认识变化,增强学生对物质世界的微观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保持和增强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增加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认识分子、原子的概念,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微观实质;培养对自然现象、实验现象的猜测、观察,分析、交流、表达、总结等探究能力。
  教学难点
  从微观角度认识物质的变化。
  活动准备
  学生分组实验:过氧化氢分子模型。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从微观角度看物质、看变化 【问题一】分子是不是最小的微粒呢?
  请你从微观角度来看物质分类?
  【问题二】
  请你以水蒸发和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两个变化为例,从微观角度说说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1.播放动画:水蒸发的微观过程。
  2.请你亲自根据资料演示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的微观过程。
  共同探讨得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思考,回答。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思考,并回答问题。
  思考宏观现象与微观粒子的联系。
  引导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和动手演示等方法,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实质。
  环节二
  认识分子、原子的定义 【问题】比较液氧与氧气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请你思考得出分子和原子的定义?
  共同探讨得出分子、原子的定义。
  【练习】请你用微观粒子示意图表示氧气被压缩,氧化汞受热分解这两种变化。 思考,回答。
  动手画图尝试。
  列表对比氧气和液氧的相关信息。
  学会用图示的方法生动再现物质构成和物质变化的微观过程,进一步巩固对物质构成奥秘的认识。
  环节三
  展望 【提问】分子由原子构成,那原子可以再分吗?谈谈你心中的原子。
  温馨提示:回忆物理课上学习过的金属能导电的原因。
  【总结】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是有过程的。关于原子构成问题还有待我们继续探讨学习。 讨论分析。
  展望对物质构成奥秘深层次研究的前景,激发学习兴趣。
  环节四
  布置作业 1.自制分子模型。
  请你查阅相关资料,在生活中寻找合适的材料,自制分子模型。
  2.绘制分子、原子相关概念思维导图。
  请你根据本节课学习内容的理解,自己尝试画一个能够体现概念间关系的思维导图。 思考。 通过完成作业,进一步复习巩固分子、原子的相关知识,并体会从微观角度研究物质和变化对于生产和生活的重大意义。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同种元素也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
  2.了解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金刚石、石墨中碳原子排列方式的分析,得到物质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2.通过搜集资料,对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展示,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有不同用途的探究,体会物尽所用、人尽其才的道理。
  2.树立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的观点。
  教学重点
  金刚石、石墨中碳原子排列方式的分析;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实验准备
  导线、灯泡、电池、石墨电极。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活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
  引入新课
  环节二
  交流展示1
  环节三
  交流展示2
  环节四
  归纳总结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