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化学一轮复习考点优化设计(第一辑):考点16氧化还原反应的一般规律
- 资源简介:
约5000字。
聚焦与凝萃
1.初步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一般规律;
2.理解和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的一般规律,加深对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
解读与打通
常规考点
氧化还原反应的一般规律
1.价态变化规律
(1)表现性质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化合价升高的元素,必有化合价降低的元素。有失电子的物质必有得电子的物质同时存在,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共同存在于统一体中。当元素具有可变化合价时,一般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处于最低价态时只具有原性,处于中间价态时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姓。如:浓H2SO4的S只具有氧化性,H2S中的S只具有还原性,单质S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一般来说,含有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的物质,价态越高氧化性越强(氯的含氧酸除外),价态越低还原性越强。如氧化性:浓H2SO4,SO2(H2SO3),S;还原性:H2S>S>SO2。
(2)价态归中规律
含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该元素价态的变化一定遵循“高价+低价——中间价”,而不会出现交错现象。
例如:
(3)歧化反应规律
发生在同一物质分子内、同一价态的同一元素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叫做歧化反应。其反应规律是:所得产物中,该元素一部分价态升高,一部分价态降低,即“中间价→高价+低价”。具有多种价态的元素(如氯、硫、氮和磷元素等)均可发生歧化反应,如:Cl2+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2.反应优先规律
同一氧化剂与含多种还原剂(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溶液反应时,首先被氧化的是还原性较强的物质;同一还原剂与含多种氧化剂(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溶液反应时,首先被还原的是氧化性较强的物质。如:将Cl2通人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Br和NaI的混合液中,C12首先与NaI反应;将过量铁粉加入到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Fe2+、和Cu2+的混合溶液中,Fe首先与Fe3+反应。FeBr2 中通入Cl2,HBr和H2SO3 中通入Cl2。
3.电子守恒规律
还原剂失去电子总数=氧化剂得到电子总数或氧化剂化合价降低的总数=还原剂化合价升高的总数。
隐性考点
难易律:
越易失电子的物质,失去电子后的阳离子就越难得电子,越易得电子的物质,得到电子后的阴离子就越难失去电子。一种氧化剂同时和几种还原剂相遇时,还原性最强的优先发生反应;同理,一种还原剂遇多种氧化剂时,氧化性最强的优先发生反应。
应用于判断物质的稳定性及反应顺序。
融合与应用
例1.氯酸是一种强酸,浓度超过40%时会发生分解,反应可表示为:aHClO3===bO2↑+cCl2↑+dHClO4+e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由反应可知,氧气、氯气均为氧化产物
B.若化学计量数a=8,则该反应转移电子数为12e-
C.若b确定,则方程式中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均能确定
D.若氯酸分解所得混合气体,1 mol混合气体质量为51.5 g,则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5HClO3===O2↑+Cl2↑+3HClO4+H2O
解析:O2和HClO4均为氧化产物,Cl2为还原产物,因此c的值取决于b、d的值,根据电子守恒有2c×5=4b+2d,a=8时,方程式为:8HClO3==3O2↑+2Cl2↑+4HClO4+2H2O,转移电子数为20e-。只确定b无法确定方程式中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1 mol混合气体质量为51.5 g,即O2和Cl2的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51.5,用十字交叉法,可以得出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1,再根据电子守恒,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均可得出。
答案:D
例2.14 g铜银合金与足量的某浓度的硝酸反应,将放出的气体与1.12 L(标准状况下)氧气混合,通入水中恰好全部被吸收,则合金中铜的质量为 ( )
A.9.6 g B.6.4 g C.3.2 g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