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高二化学《化学平衡》教案8(3份)
- 资源简介:
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4《2.3化学平衡》教案+学案 (3份打包)
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4《2.3化学平衡(第1课时)》教案.doc
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4《2.3化学平衡(第2课时)》教案.doc
吉林省吉林市第五十五中学高二化学人教版选修4《2.3化学平衡常数》学案.doc
第三节 化学平衡(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建立化学平衡的观点,并通过分析化学平衡的建立,增强学生的归纳和形象思维能力。
2.使学生理解化学平衡的特征,从而使学生树立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化学平衡的建立和特征。
教学难点 化学平衡观点的建立。
教学过程
[引言]:
化学反应速率讨论的是化学反应快慢的问题,但是在化学研究和化工生产中,只考虑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是不够的,因为我们既希望反应物尽可能快地转化为生成物,同时又希望反应物尽可能多地转化为生成物。例如在合成氨工业中,除了需要考虑如何使N2和H2尽快地转变成NH3外,还需要考虑怎样才能使更多的N2和H2转变为NH3,后者所说的就是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问题——化学平衡。
一、 可逆反应与不可逆反应(阅读教材27页理解可逆反应的概念)
1、可逆反应的概念:在 下,既可以向 进行,同时,又可以向 进行的反应。
如:
注意:1、
2、
3、
2、不可逆反应:能进行到底的反应
如:H2的燃烧:
酸碱中和:
生成沉淀的发应:
生成气体的反应:
一些氧化还原反应:
二、化学平衡状态
思考1:对于不可逆反应存在化学平衡吗?化学平衡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思考2:什么是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如何建立的?下面我们就来讨论这一问题。
1、化学平衡的建立
类比:溶解平衡的建立:(以蔗糖为例)
开始时:
平衡时:
结论:。
那么对于可逆反应来说,又是怎样的情形呢?我们以CO和H2O (g)的反应为例来说明化学平衡的建立过程。
CO + H2O (g) CO2 + H2
开始浓度 0.01 0.01 0 0
一段时间后0.005 0.005 0.005 0.005
如图:
归纳:
反应开始:
反应过程中:
一定时间后:
思考:当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反应是否停止了?
2、化学平衡的定义:
在 下的 反应里,正反应和逆反应速率 ,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 或 保持不变的状态。
3、化学平衡的特征:
第三节 化学平衡(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正确理解浓度、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能利用勒夏特列原理加以解释。
教学重点:
理解浓度、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教学难点:
勒夏特列原理的归纳总结。
教 学 过 程
【引入】:
我们知道:不同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不同。那么对于t0时达到溶解平衡状态的饱和溶液,当升高或降低温度至t1时:
若:溶解度增大,固体溶质继续溶解,则V(溶解) V(结晶)
溶解度减小,固体溶质析出,则V(溶解) V(结晶)
那么溶解平衡状态被打破,继而建立一种新的溶解平衡,也就是说:
条件改变,溶解平衡移动。 那么:
化学平衡是否也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保持?当条件(浓度、压强、温度等)改变时,平衡状态是否也会发生移动?
【实验探究一】:探究浓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实验原理:已知在K2Cr2O7的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
Cr2O72- + H2O 2CrO42- + 2H+
K2Cr2O7为橙色,K2CrO4为黄色。
实验步骤:①取两支试管各加入5ml0.1mol/L K2Cr2O7溶液,然后按下表步骤操作,观察并记录溶液颜色的变化。
步骤 滴加3~~10滴浓H2SO4 滴加10~~20滴6 mol/LNaOH
K2Cr2O7溶液
实验结论:
【实验探究二】:探究浓度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实验原理:Fe3+ +3SCN- Fe(SCN)3 (红色)
实验步骤:向盛有5 ml0.005mol/L FeCl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5 ml0.01mol/L
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
(1)将上述溶液均分置于两支试管中;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饱和FeCl3溶液4滴,充分振荡,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向另一支试管滴加4滴1 mol/L KSCN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2)向上述两支试管中各滴加0.01mol/LNaOH溶液3~~5滴,观察现象,填写下表。
编号 1 2
步骤(1) 滴加饱和FeCl3溶液 滴加1 mol/L KSCN溶液
现象
步骤(2) 滴加NaOH溶液 滴加NaOH溶液
现象
结论
【思考与交流】
1、 上述两个实验中,化学平衡状态是否发生了改变?你是如何判断的?
2、从中你能否推知影响化学平衡状态的因素?
小结:
(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的规律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着 移动;增大生成物浓度或减小反应物浓度,都可以使平衡向着 移动。
(2)用v-t图表示化学平衡的移动:
v v
化学平衡常数
【学习目标】:
1、化学平衡常数的概念
2、运用化学平衡常数对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判断
3、运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计算,转化率的计算
【学习过程】:
[引言]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之间有怎样的定量关系,请完成44页[问题解决],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一、化学平衡常数
1、定义: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生成物浓度以系数为指数的幂的乘积与反应物浓度以系数为指数的幂的乘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就是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简称平衡常数)
2、表达式:对于一般的可逆反应,mA(g)+ nB(g) pC(g)+ qD(g)
当在一定温度下达到平衡时,K==cp(C)•cq(D)/cm(A)•cn(B)
阅读45页表2-7,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平衡常数的意义:
(1)平衡常数的大小反映了化学反应进行的 程度 (也叫 反应的限度 )。
K值越大,表示反应进行得越完全 ,反应物转化率 越大 ;
K值越小,表示反应进行得 越不完全 ,反应物转化率 越小 。
(2)判断正在进行的可逆是否平衡及反应向何方向进行:
对于可逆反应:mA(g)+ nB(g) pC(g)+ qD(g),在一定的温度下的任意时刻,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有如下关系:Qc=Cp(C)•Cq(D)/Cm(A)•Cn(B),叫该反应的浓度商。
Qc<K ,反应向 正反应方向 进行
Qc=K ,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Qc>K ,反应向 逆反应方向 进行
(3)利用K可判断反应的热效应
若升高温度,K值增大,则正反应为 吸热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若升高温度,K值减小,则正反应为 放热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阅读45页表2-8、2-9,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二、使用平衡常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化学平衡常数只与 有关,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无关。
2、在平衡常数表达式中:水(液态)的浓度、固体物质的浓度不写
C(s)+H2O(g) CO(g)+H2(g),K=c(CO)•c(H2)/c(H2O)
Fe(s)+CO(g) Fe(s)+CO2(g),K=c(CO¬2)/ c(CO)
3、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关
例如:N2(g)+3H2(g) 2NH3(g)的平衡常数为K1,1/2N2(g)+3/2H2(g) NH3(g)的平衡常数为K2,NH3(g) 1/2N2(g)+3/2H2(g)的平衡常数为K3;
写出K1和K2的关系式: K1=K22 。
写出K2和K3的关系式: K2•K3=1 。
写出K1和K3的关系式: K1•K32=1 。
三、某个指定反应物的转化率= ×100%
或者= ×100%
或者=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