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6790字。
阳东广雅中学2015 学年度第一学期第6周集体备课记录
年级 高一 科目 化学 主备教师 林红 日期 2015.4.10
课题 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二节) 课时 3课时
参与人员 李连霞、林红
主备教案(由主备教师填写或另附详案)
1、确定本周课程教学内容
内容和进度: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课时:化学能与热能
第二课时: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原电池
第三课时:化学能与电能第二课时发展中的化学电源
2、教学目标:
本节教学重点:化学能与热能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初步认识原电池概念、原理、组成及应用。
本节教学难点:从本质上(微观结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从而建立起科学的能量变化观。通过对原电池实验的探究,引导学生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以及这种转化的综合利用价值。
3、资料准备:
必修2教材、《创新设计》、实验器材、药品
4、授课方式(含疑难点的突破):
本节教材涉及的化学基本概念较多,内容抽象。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虽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还是易于接受感性认识。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应低起点,小台阶,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多媒体辅助教学,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第一课时化学能与热能
教学流程:首先从一个燃烧实验入手→启发学生理解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而这些能量变化通常又表现为热能变化→进入实验探究教学→提出“为什么有的化学反应吸热,而有的化学反应放热”的问题→进入理论思考教学→提出人类如何利用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问题→进入实际应用教学。
在探讨化学反应放热、吸热本质时,要使学生明确三点:1.热量变化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表现形式;2.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守恒;3.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热还是放热,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建议将实验2-1和实验2-3安排为学生分组实验,由于实验2-2中产生氨气,因此要在通风条件好的环境下安排学生分组实验,此实验直观,现象明显、有趣,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经过分组实验,学生有了完整丰富的感性认识后,引导学生进行高质量的理性分析则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学生汇报、小组内交流、填写实验报告等多种多样的形式,给学生创造机会学习对现象的描述和分析、对实验事实和数据的处理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