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教学设计1
- 资源简介:
约3920字。
《二氧化硅和硅酸》教学设计
揭东二中 江剑纯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化学课程标准
必修化学是学生化学学习链条中的关键性和枢纽性的环节,是中学化学基础性的保证,不是基础性的全部,在强调基础性的同时,更加关注方法的获取和能力的养成,目标的制定旨在为全体学生打下共同的后续学习基础
2、这个学习金字塔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缅因州的贝瑟尔国家培训实验室(现弗吉尼亚州亚历山大国家培训研究所)研究发现的。金字塔主要显示了学生在所显示的不同教学方法指导下学习24小时之后,对新学习内容可回忆的百分数。因此教师要创造机会,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多感觉通道的学习活动,提倡同伴互助与对话、探究学习为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运用中学习。
【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确定
这一节的教学内容由二氧化硅和硅酸、硅酸盐以及硅单质等三部分内容组成, 本节所在的第四章安排在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之后,是学习常见无机物及其性质的继续,继续元素化合物知识一般学习和研究方法的训练。
这一节的课程标准和模块学习要求为
《课程标准》 《模块学习要求》
通过实验了解非金属硅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能列举硅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
认识二氧化硅分别与氧化钙、氢氧化钠溶液及碳酸盐的反应,能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了解硅及其化合物在材料领域中的应用。
本节教材内容编排上首先从硅的亲氧性引出硅主要存在的两种形式——二氧化硅和硅酸盐,接着介绍二氧化硅的性质,再介绍硅酸、硅酸盐的一些性质,最后介绍在高新技术领域广泛应用的硅单质。二氧化硅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物质,含硅元素的材料制品大都是以二氧化硅为原料的,先学习比较熟悉的二氧化硅,再学习其他化合物和单质硅的顺序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因此作为这一节的第一课时,把学习内容定为:二氧化硅和硅酸。
2、学情分析与策略
学生初步具备了从资料中抽取有用信息的能力,但对将有用信息转化成用化学语言描述性质的能力还欠缺,将抽取的性质进行有效归类和有序表达的能力还比较弱。因此设计了教师给出资料,由学生从资料中抽取有用信息,归纳二氧化硅的性质,并进行有效归类和有序表达的环节。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二氧化碳的性质,但运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推出其他酸性氧化物的性质的能力还不具备,因此设计了学生根据资料,运用已有知识,讨论分析交流二氧化硅的性质环节,希望学生在思维碰撞中体会这种归类,类推的方法,而不是由老师先复习二氧化碳的性质,再要求学生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推导二氧化硅的性质。这样得到的方法是学生深刻体验到的,而不是老师给出的,会印象更加深刻。
在学生体会类推的同时,给出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是二氧化硅的特性,使学生认识到同类物质有通性,但也有各自的特性。研究时,要引起注意。
学生类推或其它方法得到性质后,要通过实验来验证推导出的性质的思想还在初步形成阶段。有了一定的实验设计意识,但实验设计能力还有待提高,对于物质间反应判定的标准基于观察到明显的反应现象,还不具有通过检验产物判定反应发生的经验。因此设计了在学生得到性质之后,探究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验。
学生基本上不具有结构决定性质这一重要的化学思想,这一重要思想要在高中学习中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