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真奇妙》教案2(4份)
- 资源简介:
利芳的教案
到实验室去-化学实验基本技能训练(一).doc
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doc
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doc
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第二课时.docx
第一单元 步入化学殿堂
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
第1课时 化学改变了世界、神奇的化学变化
申利芳
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化学与社会生活和技术的相互联系,认识化学的重要性。
2.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会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学习指导一
化学改变了世界
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第2页相关内容,然后小组讨论、交流完成以下问题:
化学,是有关物质变化的学问。实验是化学重要的研究方法;化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化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和创造物质。
小组讨论[p;科&网Z&X&X&K]
1.阅读课本第3页,图片说明了化学在哪些方面影响着人类?联想如果没有化学制品,你的生活会是什么样?
答:略。
2.小组内讨论交流“活动天地”的问题。
答:略。
3.结合教材第4页文字及图片,举例说明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答:略。
达标练习
1.下列关于化学的看法错误的是(D)
A.化学可以帮助人类研制新材料
B.化学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C.化学可以为人类提供新 能源
D.化学的发展必然会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2.下列社会问题与化学有关的是(A)
①泡沫快餐盒与白色污染;②无氟冰箱与臭氧层空洞;③化学肥料和农药的使用使粮食产量提高;④汽车新能源与新型电池的开发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学习指导二
神奇的化学变化
自主预习
结合教材 第4页图示中的实例分析:
①光合作用的原物质是水、二氧化碳,变化后生成物质是氧气、有机物。
② 葡萄酿成葡萄酒,原物质是葡萄,变化后生成物质是酒精。
③钢铁生锈,原物质是铁,变化后生成物质是铁 锈。
以上三个变化的相同特征是有新的物质生成。
小结: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小组讨论
分组实验完成第5页的“活动天地”,认真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化学变化的特征有哪些?是否一定都能观察出 变化的现象?
答:实验1:镁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出大量热,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实验2:溶液变成红色。
实验3:固体溶解,有气泡冒出。
实验4:有蓝色沉淀产生。
教师点拨
1.物理变化中物质的本质并没有发生改变,只是在状态、形状、大小等方面发生了改变。
2.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例如第一节 化学真奇妙
第2课时 物质构成的奥秘
申利芳
出示学习目标
1.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
2 .初步建立宏观与微观相联系的思维方式。
学习指导
物质构成的奥秘
自主预习
阅读课本第6—7页相关内容,然后完成以下问题:
1.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如分子 、原子等)构成的。例如我们熟悉的物质水就是由大量的水分子聚集而成的。而每个水分子又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2.自然界中的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每个氢分子又是由两个氢原子构成的,每个氧分子又是由两个氧原子构成的。
3.化学就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基础学科,它能指导我们更好地认识、改造和应用物质。
小组讨论
想象一下:一桶水如果无限次的分下去,最后我们会得到什么?
答:水分子。
教师点拨
世界的物质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如分子 、原子、离子构成的。
达标练习
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B)
A.物质是由许许多多微小的粒子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
B.世界万物都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构成的,这些粒子只有分子和原子
C.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能拍摄到铁原子,说明原子是真实的存在的
D.现在的科学技术已经实现了对原子、分子的移动和排列
2.人类的下列活动中,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的是(B)
A.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软件
B.研究开发新材料,造福人类
C.破译人类基因密码
D.利用指南针航海
第二节 体验化学探究
申利芳
出示目标
1. 认识到科学探究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式。
2.初步学会“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活动反思”的方法。
3.体验化学科学探究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爱好化学的情感。
学习指导一
从问题开始
自主预习 [p;xx&k.Com]
认真阅读课本第9—10页相关内容,并分组实验完成 第9页的“活动天地”,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完成下列表格:
实验探究步骤 实验现象
(1)取一支蜡烛,点燃,观察现象[p;xx&k.Com] 刚点燃时 石蜡先熔化后燃烧
燃烧过程中 发光、放热、火焰呈黄色、有少量黑烟、有水
熄灭时 一缕白烟从灯芯冒出
熄灭1分钟后 蜡烛凝固
(2)取一根火柴梗,迅速插入蜡烛火焰中,1 s后取出,观察火柴梗不同部位的灼烧情况
火柴梗两端部分最先变黑,中间部分变黑最慢
(3)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观察烧杯壁上的现象;再将烧杯迅速倒置,向其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 烧杯内壁有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科学探究始于问题,根据 以上实验,请提出3个有价值的问题:
①蜡烛燃烧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②为什么火柴梗不同部位变黑的速度不同?
③步骤3中出现相关 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小组讨论
1.为什么火柴梗不同部位变黑的速度不同?
答:蜡烛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所以 两端火柴梗最先变黑,而中间部分变黑最慢。
2.蜡烛熄灭时,冒出的白烟是什么?
答: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跟踪练习
1.下列对蜡烛燃烧过程中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D)
A.火焰分为 三层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