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和碱的反应》教案
- 资源简介:
说课教案约2730字。
第三节 酸和碱的反应说课稿
徐州市第十三中学 吴国庆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沪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从教材的体系看,本节是在学生学习完复分解反应和酸与碱的通性之后,且酸与碱在化学性质上存在密切的联系,所以“酸和碱的反应”的学习是“酸碱性质”学习的自然延续,也是对“复分解反应”的深化和完善,更是下面学习酸碱盐应用的基础。所以从体系上看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从教育目的看,酸碱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研中应用广泛,为了实现理论知识和生活、生产实践的结合,我选择了一些贴近生活的例子让学生分析,藉此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宝贵机会,因此,学习本节内容对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热情和探究能力,树立严瑾的科学态度和环保意识,具有深远的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中和反应及其PH和热量的变化
(2)、知道中和反应的微观实质
(3)、知道中和反应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实验精神及学以致用的能力,培养科学素质
(2)、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感受对立统一的思想。
(2)、在探究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感受探究的成功与喜悦
(3)、渗透学生要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1)中和反应
【教学难点】(1)探究酸和碱是否发生反应的过程。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旧知识的回忆:酸碱与指示剂反应的变色情况、复分解反应。 (2)充分运用实验:利用实验设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活化知识。 (3)多媒体辅助:模拟“中和反应”的过程,化抽象为具体。
(4)讲练结合,及时反馈。
【教学设计】
教学方法是以教学目标为导向,以学生情况为依据,以教学内容为基础,以培养能力为目的来选择的。本节课对教法的设计思想是以学生为中心,把时间还给学生,使教师以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身份来进行教学。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表达能力、感悟力等综合能力,注重学生的过程评价,及时解决教学过程中的热点和难点。限于初中生的学习能力,本节课主要以启发式教学法为辅助,并配以多媒体突破难点和扩大学生的视野。教师对动态课堂中出现的新问题,合理地引导、参与、质疑、调控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要掌握的知识有三点:一是什么叫中和反应以及中和反应的特点二是中和反应的应用。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