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2.2离子反应第1课时(教案1).doc
【推荐】2.2离子反应第1课时(教案2).doc
【推荐】2.2离子反应第2课时(教案1).doc
【推荐】2.2离子反应第2课时(教案2).doc
2.2离子反应教学设计(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两个模拟实验与师生的研讨使学生了解电解质导电的原因,了解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2)通过让学生写具体的电离方程式使学生掌握酸、碱、盐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并通过分别观察酸、碱、盐三类物质电离方程式的特点,归纳概括出酸、碱、盐的概念。
(3)通过课本P31实验2-1 的对比分析,建立离子反应的概念,知道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间的反应,其表达式是离子方程式,知道离子反应是有条件的;并通过课本P33实验2-3归纳出离子反应的条件。
(4)通过示例学会书写离子方程式的一般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过程:实验探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行分析→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得出结论。
方法:问题发现法、讨论法、演绎法、归纳法。
2.2离子反应教学设计(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电解质的概念;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
2. 通过对酸、碱、盐电离情况的分析,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
3. 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讨论酸、碱、盐的电离情况,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盐的本质
难点:电解质的概念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导入 在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有一类反应大多是在溶液中进行的。请大家回忆是哪类反应?并思考参加这类反应的物质的组成特点。
2.2离子反应教学设计(第2课时)
【教学目的】1、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2、了解离子方程式的意义,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3、学会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掌握离子共存问题。
【教学重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正误判断及离子共存问题。
【教学难点】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及离子共存问题。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什么是电解质、非电解质?什么是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什么是离子反应?什么是离子方程式?
【引入】所以,除了用化学方程式来表示物质之间的反应外,还可以用离子方程式来表示,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我们下面来看AgNO3与CuCl2在水溶液中的反应。现在请大家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副板书】2AgNO3 + CuCl2 = 2 AgCl + Cu(NO3)2 (注意配平、沉淀符号)
【讲述】大家方程式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其中AgNO3 、CuCl2和Cu(NO3)2都是可溶性盐,它们都是强电解质,所以它们在水溶液中会完全电离成离子,所以可以用离子的形式来表示它们,所以,这个方程式又可以写成下式:
2.2离子反应教学设计(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 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2. 初步学会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
3. 将实验探究与讨论交流密切结合,通过比较、归纳、分析、综合,加深对离子反应概念及其反应条件的理解
4. 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快乐,养成务实求真、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难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导入 书写三组电离方程式:
HCl、H2SO4、HNO3
NaOH、KOH、Ba(OH)2
KNO3、NaCl、AgNO3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