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教案集(11份打包)
- 资源简介: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案 必修一 4.1.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教案02.doc 82.50 KB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案 必修一 4.1.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教案03.doc 64.50 KB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案 必修一 4.2.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教案 03.doc 89.50 KB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案 必修一 4.2.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教案02.doc 80.00 KB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案 必修一 4.2.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教案04.doc 80.50 KB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案 必修一 4.3.硫和氮的氧化物 教案 .doc 85.00 KB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案 必修一 4.3.硫和氮的氧化物 教案.doc 85.00 KB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案 必修一 4.3.硫和氮的氧化物 教案02.doc 83.50 KB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案 必修一 4.3.硫和氮的氧化物 教案03.doc 85.00 KB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案 必修一 4.4.氨 硝酸 硫酸 教案02.doc 73.50 KB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案 必修一 4.4.氨 硝酸 硫酸 教案03.doc 431.00 KB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SO2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理解酸雨的形成及了解防止酸雨产生的途径以及环境保护方面的知识。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动手能力、形成规律性认识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使学生对化学现象与化学本质进行辩证的认识,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展示酸雨对森林的破坏和大气污染的图片,激发学生思索,使学生投身学习的情景中。
想一想:
1.空气质量日报中,污染指数的大小由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污染物的浓度来决定,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怎样产生的?
2.空气中有多种物质,为什么要选择这两种污染物的指数来报告?它们有什么危害?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
二、新课教学
(一)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
1.硫
黄色晶体,质脆,易研成粉末。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
S+O2 点燃 SO2
2.二氧化硫
⑴SO2的物理性质:无色、有剌激性气味的气体,有毒,易液化,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
⑵SO2的化学性质:
①与水反应
实验4-7
观察并思考几个问题:
⑴实验中原盛有SO2 气体的试管水位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
试管内水位上升说明SO2易溶于水。
⑵用pH值试纸检验试管内水溶液酸碱性。
试纸变红色,溶液呈酸性。
⑶向试管中水溶液滴加品红溶液,振荡,观察颜色变化?加热试管,再观察有什么变化?
使品红溶液的红色褪去;加热后,溶液又恢复红色。这是检验SO2的方法之一。
结论1:二氧化硫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酸性物质。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
②漂白性
结论2:二氧化硫能使红色品红溶液褪色,当加热时,溶液又重新变成红色。
归纳漂白的三种原理:
A.吸附有机色素而褪色,如活性炭吸附红墨水。
B.与有机色素化合而褪色,如SO2与品红(可逆)。
C.氧化剂氧化有机色素而褪色,如HClO、Na2O2、H2O2、O3等(不可逆)。
用途:它可以用来漂白纸浆、毛、丝、草编制品等。
思考1.为什么长时间放置的报纸和草帽会变黄?(要求学生找出相关的语句回答)
思考2.硫有哪些常见化合价?根据有关理论推测 SO2除具有酸的通性外,可能还具有的性质。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复习稀硫酸的酸性。
2.学习并掌握浓硫酸的吸水性、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
三、情感目标
通过对比学习浓、稀硫酸的性质,加深对自然辨证法的认识。
教学重点
浓H2SO4的特性
教学难点
浓H2SO4的强氧化性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知识回顾:写出硫酸、硝酸和盐酸的电离方程式,分析它们的共同特点,解释什么是酸?
学生书写分析,回答。
归纳整理:电离时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物质称之为酸。酸的通性就是H+表现出来的性质。
思考与交流:你学过的酸都能和哪些物质反应?写出它们的离子方程式。
学生书写,交流答案,整理回答。
二、新课教学
归纳整理并板书:
(二)硫酸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与碱反应
1.稀硫酸的性质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酸的通性) 与Na2CO3、Na2SiO3等弱酸盐反应
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H2
过渡: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浓硫酸是否具有和稀硫酸相同的性质呢?硫酸的浓度不同,会不会引起性质上的差异?
实验探究:展示一瓶浓硫酸,学生观察,说出它的物理性质,体会浓硫酸和稀硫酸的区别。
归纳整理:
2.浓硫酸的性质
(1)物理性质:浓硫酸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高沸点,难挥发,密度大,极易溶于水。
过渡:浓硫酸与稀硫酸中溶质都是H2SO4,它们的化学性质是否相同呢?
实验探究:
(1)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浓硫酸和稀硫酸分别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
(2)向两支小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硫酸铜晶体,然后分别滴入几滴浓硫酸和稀硫酸。
(3)用两个小烧杯分别盛取少量蔗糖,然后分别加入浓硫酸和稀硫酸,用玻璃棒搅拌。
学生观察、描述实验现象,解释这种现象体现了浓硫酸何种特性?
归纳整理:
(1)滴有稀硫酸的试纸变红色,而滴有浓硫酸的试纸先变红后变黑。试纸变黑和蔗糖变黑,是因为它们被浓硫酸“炭化”变成了炭,表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
(2)滴入稀硫酸的固体不变色。而滴入浓硫酸的固体由蓝色变为白色,是因为晶体中的结晶水被浓硫酸吸收,表现了浓硫酸的吸水性。
(3)滴入稀硫酸的蔗糖没有什么变化。而滴入浓硫酸的蔗糖变黑(表现了浓硫酸的脱水性)后,体积膨胀,并放出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说明有CO2和SO2生成,表现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板书:(2)浓硫酸的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思考与交流:
(1)吸水性和脱水性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
(2)试写出C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思考回答。
解释: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硝酸的化学性质。
2.知道稀硝酸和浓硝酸的性质不同。
二、能力目标
通过运用讨论、分析、对比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对浓硝酸和稀硝酸的对比和分析,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硝酸的氧化性
教学难点
硝酸的氧化性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浓硫酸和稀硫酸因为浓度的不同,表现出的性质也有所不同,那么硝酸是否也具有类似的情况呢?
二、新课教学
实验探究:展示一瓶浓硝酸,学生观察试剂瓶的颜色,打开瓶盖,观察瓶口出现的现象并闻气味,并向试管中倒入少量硝酸,说出硝酸的物理性质,解释硝酸的保存方法。
(三)硝酸
1.物理性质:纯硝酸是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打开瓶盖,瓶口有白雾。
保存方法:用棕色试剂瓶密封保存,且置于阴凉处。(硝酸见光易分解)
提问:敞口放置的浓硫酸和浓硝酸,一段时间后,它们的浓度会有什么变化?原因是否相同?
学生思考回答。
归纳整理:敞口放置的浓硫酸和浓硝酸,一段时间后,它们的浓度都会变小,但原因不同,浓硫酸是因为从空气中吸水浓度变小,而浓硝酸是因为挥发浓度变小。
学与练:根据酸的通性,写出硝酸与下列物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化学性质
⑴具有酸的通性
过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浓硫酸和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可以反应,那么浓硝酸和稀硝酸是否也能与铜反应呢?
实验探究:
①取两个注射器,取下针头,向针管中分别塞进两根螺旋状的铜丝,装上针头,然后分别吸入稀硝酸和浓硝酸,戴上针帽。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