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教案1
- 资源简介:
约6220字。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摩尔质量的概念,理解物质的量、摩尔质量与物质质量的关系。
2.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掌握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和应用。
二、内容分析
1.地位和功能
根据《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所确定的“内容标准”,在必修课程的6个主题“认识化学科学”“化学实验基础”“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物质结构基础”“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与可持续发展”中,“化学实验基础”是必修课程内容的核心。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要让学生学好化学首先要了解化学学科的这一特征,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去学习化学。实验是了解物质性质的最好方法,也是认识元素周期律的最佳途径;通过实验可以感受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认识并研究能量的利用问题;通过实验还能切实了解材料、环境、绿色化学等问题。教科书把化学实验列为第一章体现了课程标准所反映的教学思想。
此外,教科书把“化学实验”不仅作为专题内容,还把它安排在第一章,突出了化学实验的基础性,既起到与初中化学实验以及化学知识的衔接,又为高中化学新知识学习穿针引线,通过实验把学生引入化学世界,由此决定了本章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和重要性。
2.内容的选择与呈现
实验是中学化学的基础,在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实验知识和技能。在高中阶段开始,根据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本章选择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和溶液配制等内容。对于检验、分离、提纯等基本操作,以初中学习过的粗盐提纯操作为主要线索,复习、深化;对于溶液的配制,以有关物质的量等概念作为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上学习溶液配制的方法和操作。
这一章的教学内容是以实验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包括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为主要内容,对化学基础知识进行应用,对整个高中化学的学习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这一章是高中化学的第一章,对课程标准所提到的有关实验的内容标准,不可能一步达到要求,如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的控制、数据处理等方法和技能,将在整个必修化学中逐步完成。
3.内容结构
本章以化学实验方法和技能为主要内容和线索,结合基本概念等化学基础知识。将实验方法、实验技能与化学基础知识紧密结合。
全章分两节内容,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在强调化学实验安全性的基础上,通过初中化学实验“粗盐的提纯”, 复习过滤和蒸发,对于蒸馏则是在初中简易操作的基础上,引入使用冷凝管这一较正规的操作;在复习拓宽的基础上再介绍一种新的方法──萃取。这一节还结合实际操作引入物质检验的知识。这样由已知到新知,由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则是在化学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实验介绍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溶液的配制方法作为基本化学实验方法和技能,也作为对知识的应用,而物质的量的有关知识,作为化学实验中的计量来呈现,从而突出实验主题。
三、教学建议
1.从引入物质的量的必要性入手,激发学生了解物质的量概念的积极性
原子是化学变化的最小粒子,分子与分子、原子与原子按一定的比例定量进行化学反应,而原子或者分子都很小,我们肉眼不可能观察到,更不可能一个一个地进行称量。怎样将微观的粒子数目与宏观的物质的质量联系起来,来研究分子、原子或离子所进行的化学反应呢?这就需要确定一种物理量。第14届国际计量大会通过以“物质的量”作为化学计量的基本物理量,规定1 mol粒子所含的数目为6.02×1023个。此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