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中化学高三二轮复习教案(13份打包)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课标版 / 高中教案 / 高考复习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1.4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6/7/2 19:25:2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资源提供: zzzysc [资源集]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人教版高中化学高三二轮复习
人教版高中化学高三二轮复习之  专题-物质的量 教案.doc
人教版高中化学高三二轮复习之 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教案.doc
人教版高中化学高三二轮复习之 氧化还原反应 教案.doc
人教版高中化学高三二轮复习之 专题 物质的组成,分类及性质 教案.doc
人教版高中化学高三二轮复习之溶液 教案.doc
人教版高中化学高三二轮复习之专题  原子的构成及物质结构 教案.doc
人教版高中化学高三二轮复习之专题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 教案.doc
人教版高中化学高三二轮复习之专题 化学用语 教案.doc
人教版高中化学高三二轮复习之专题 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教案.doc
人教版高中化学高三二轮复习之专题 专题 有机合成教案.doc
人教版高中化学高三二轮复习之专题-电离平衡、水的电离及溶液的PH  教案.doc
人教版高中化学高三二轮复习之专题-化工流程题  教案.doc
人教版高中化学高三二轮复习之专题-金属元素的梳理和综合 教案.doc
  化学学科教案设计
  课时安排
  物质的量
  复习课
  1.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2.根据物质的量与微粒(原子、分子、离子等)数目、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下)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有关计算。
  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的情操
  了解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mol)、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含义。
  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知识梳理
  1. 基本概念和重要定律 2.物质的量和其它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二.关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理解与综合应用
  阿伏加德罗常数问题主要有:
  (1)一定质量的物质中所含原子数、电子数,其中考查较多的是H2O、N2、O2、H2、NH3、P4等。
  (2)一定体积的物质中所含原子数、分子数,曾考过的物质有Cl2、NH3、CH4、O2、N2、CCl4、C8H10等
  (3)一定量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电子转移数目,曾考过的有Na、Mg、Cu等。
  (4)一定体积和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所含电解质离子数、分子数,如稀硫酸、硝酸镁等。
  (5)某些典型物质中化学键数目,如SiO2、Si、CH4、P4、CO2等。
  (6)细微知识点(易出错):状态问题,水、CCl4、C8H10等在标准状况下为液体或固体;D2O、T2O、18O2等物质的摩尔质量;Ne、O3、白磷等物质分子中原子个数等。
  三.物质的量在化学计算中的典型应用
  1.物质的量与其他化学常用计量间的相互求算,是重要的基本化学计算。其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下列恒等式:
  n= =c•V(aq)
  式中n为物质的量,单位为mol;m为物质质量,单位为g;M为摩尔质量,单位为g•mol-1; V(g)为气体体积,单位为L;Vm为标准状况下气体摩尔体积,单位为L•mol-1;N为粒子个数;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6.02×1023mol-1;Q为物质的反应热,单位为J或kJ;ΔH为摩尔反应热,单位为kJ•mol-1;c为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为mol•L-1;V(aq)为溶液体积,单位为L;x为饱和溶液的质量,单位为g;S为溶解度,单位为g
  2.c、 %、ρ之间的计算关系
  (1)计算关系:
  (2)使用范围:同一种溶液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换算
  (3)推断方法:①根据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表达式
  ②溶质的物质的量用 计算
  ③注意溶液体积的单位
  四.有关气体定律的计算
  (1)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
  对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有n=
  (2)确定气体的分子组成
  一般思路是: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由体积比推导出粒子、分子个数比,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化学式。如2体积气体Ax与1体积气体By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体积A2B,由阿伏加德罗定律可知:气体的分子数之比等于其体积比,即Ax∶By∶A2B=2∶1∶2,所以两气体反应物为双原子分子,即A2和B2。
  (3)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
  ①已知标准状况下气体密度ρ,M=ρ•22.4 L•mol-1,Mr=M g•mol-1。
  ②根据阿伏加德罗定律计算: (同T、p、V)。
  经典例题
  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①物质的量就是衡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的多少     ②0.5mol氧
  ③阿伏伽德罗常数数值约等于6.02×1023       ④1mol物质中含有6.02×1023个微粒
  ⑤96g氧的物质的量为3mol                 ⑥摩尔是7个基本物理量之—
  ⑦氢氧化钠的摩尔质量为40        ⑧1mol任何物质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都约是22.4L
  ⑨将58.5gNaCl固体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
  A.①②③④⑥      B. ①③⑤⑧         C. ①③⑦⑧⑨        D . ①③
  答案:D
  反思:
  变式、如果我们规定12C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且0.024kg12C中所含的原子个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NA),那么下列几种物理量会有变化吗?若有,请说明变化结果。
  (1)一个12C原子的质量  (2)阿伏加德罗常数(NA) (3)摩尔质量
  (4)O2的相对分子质量   (5)气体摩尔体积       (6) g C2H5OH的物质的量
  (7)98%( )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8)44gCO2所含的分子个数
  例2、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判断下列说法的正确的是   (     )
  ①56g铁与足量氯气完全反应;在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②在lL 0.1mol•L-1的HF溶液中,含有H+离子数目为0.1NA
  ③3.2gNH2-含有的电子数为2NA
  ④标准状况下22.4L NO2气体中含NO2的分子数小于NA
  ⑤18g重水(D2O)所含的电子数为10NA
  ⑥16g臭氧(O3)中含有NA个氧原子
  ⑦100mL0.1mol•L-1FeCl3溶液中含0.01NA个Fe3+离子。
  ⑧常温常压下,11.2L氯气含分子数是0.5NA
  ⑨ 1mol铁元素转化成氢氧化铁胶体后,便有NA个氢氧化铁胶体微粒
  ⑩1molOH-在电解过程中被氧化,提供1NA个电子
  14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中总原子数为3NA个
  A.全部正确      B.②③④⑤⑧         C. ①③⑦⑧⑨        D .③④⑥⑩
  答案:D
  反思:
  变式、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
  A.已知异丁烷比正丁烷稳定,则正丁烷转化为异丁烷的过程为吸热过程
  B.标准状况下,22.4LNO与11.2LO2混合所得气体的分子数一定小于NA
  C.3.2gCu在硫蒸气中完全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1NA
  D.1molP4与1molSiO¬2晶体中所含有的共价键数目都为4NA
  变式、标准状况下,mg气体A与ng气体B所含分子数相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A与B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B. 同质量的A与B所含分子数之比为
  C. 相同状况下,同体积的A与B的质量之比为
  D. 标准状况下,A与B的密度之比为  
  例3、现有硫酸和盐酸的混合溶液20mL,在该溶液中滴入0.05mol/L的Ba(OH)2溶液时,生成BaSO4的质量和溶液的pH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求:
  ⑴最初混合液中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
  和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_______ 
  ⑵在A点溶液的pH=_______________。
  某工厂用FeCl3溶液腐蚀镀有铜的绝缘板生产印刷电路。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该厂生产的印刷电路后所得的废液进行了分析:取50mL废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生成0.02molNO;另取50mL废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AgNO3溶液,析出沉淀43.05g。请回答以下问题
  (1) 该厂原来使用的FeCl3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2) 原废液中各金属阳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__________
  (3) 另取50mL废液,加入一定量铁屑,充分反应后有铜析出,则所得溶液中Fe2+的物质的量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_
  1.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mol-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⑴0.25molNa2O2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0.5×6.02×1023
  ⑵7.5gSiO2晶体中含有的硅氧键数为0.5×6.02×1023             
  ⑶2.24LCH4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5×6.02×1023 
  ⑷250mL2mol/L的氨水中含有NH3•H2O的分子数为0.5×6.02×1023 
  ⑸1L 1mol•L―1的HAc溶液中含有6.02×1023个氢离子   
  ⑹18g D2O(重水)完全电解,转移6.02×1023个电子    
  ⑺22.4L SO2气体,所含氧原子数为2×6.02×1023    
  ⑻14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中,含有共用电子对数目为3×6.02×1023
  A.2个       B.3个       C.5个       D.6个
  【答案】A
  【考点分析】以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计算为背景考查:学生对物质组成的认识、晶体中共价键的数目、气体摩尔体积的应用、溶液中微粒数、转移的电子数、混合气体中共用电子对的数目
  2.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6.8g熔融的KHSO4中含有0.1NA个阳离子。  
  ②1L1mol/L的盐酸溶液中,含HCl分子数为1NA。
  ③常温常压下,11.2L的CH4中含有的H数为2NA。
  ④0.1molNa2O2与水完全反应,转移0.2NA的电子。
  ⑤62gNa2O溶于水中,所得溶液中有1NA个O2-
  ⑥1L1mol/L的醋酸溶液中离子总数为2NA  
  ⑦标准状况下,22.4L氩气含有原子数为2NA。
  ⑧常温常压下,32gO2、O3的混合物含有2NA个氧原子。
  ⑨1L1mol/L的酒精溶液,含有1NA个分子。
  ⑩1molFe和足量的盐酸反应,失去3NA个电子。
  A.①②⑤⑦⑧          B.②④⑥⑧⑩            C .⑧⑩           D .⑧
  【答案】D
  3.将15 mL 2 mol•L-1 Na2CO3溶液逐滴加入到40 mL 0.5 mol•L-1 MCln盐溶液中,恰好将溶液中的Mn+离子完全沉淀为碳酸盐,则MCln中n值是
  A.4      B.3     C.2     D.1
  【答案】B
  4.在标准状况下①6.72L CH4  ②3.01×1023个HCl分子 ③13.6g H2S ④0.2mol NH3, 下列对这四种气体的关系从大到小表达正确的是     (    )                           
  a.体积②>③>①>④          b.密度②>③>④>①
  c.质量②>③>①>④          d.氢原子个数①>③>④>②
  A.abc            B.bcd               C.acd          D.abcd
  【答案】D 
  5.25℃时,某硫酸铜溶液的质量分数为w,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密度为ρg/mL,将此溶液蒸去a g水或再向原溶液中加入b g无水硫酸铜粉末,充分静置并恢复至25℃时,均恰好全部转化为CuSO4•5H2O晶体。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C
  6.常温下,在密闭容器里分别充入两种气体各0.1 mol,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温度时,压强降低为开始时的 。则原混合气体可能是。
  A.H2和O2   B.HCl和NH3
  C.H2和Cl2   D.CO和O2
  【答案】A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体积由其分子的大小决定
  (B)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体积由其物质的量的多少决定
  (C)气体摩尔体积是指1 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为22.4 L
  (D)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等,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一定不等答案:B
  8.(1)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__ C2O42-+__MnO4-+__H+=   __CO2+__Mn2++__H2O
  (2)称取6.0 g含H2C2O4•2H2O、KOH、KHC2O4和K2SO4的试样,加水溶解,配成250mL溶液。量取两份此溶液各25mL,分别置于两个锥形瓶中。
  ①第一份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滴加0.25mol/LNaOH溶液至20mL时,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该溶液被中和的H+的物质的量为___mol。
  ②第二份溶液中滴加0.10mol/L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至16mL时反应完全,此时溶液颜色由__变为__。该溶液中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为___mol。
  ③原试样中H2C2O4•2H2O的质量分数为___。KHC2O4的质量分数为___。
  【答案】(1)5   2   16   10   2   8   (2)①0.005  ②无色  紫红色  0.004   ③21%  64%。
  9.如图表示往某Na2CO3溶液中滴入稀盐酸产生CO2的过程:
  ⑴写出a点以前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⑵ 写出a点到b点发生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⑶若某Na2CO3溶液中含m moLNa2CO3,滴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恰好使溶液中 和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则滴入的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等于      moL(用m表示)
  答案:⑴Na2CO3+HCl=NaCl+NaHCO3         ⑵HCO3-+H+=H2O+CO2            ⑶4m/3
  10.白色粉末A由Na2SO3、Na2SO4 和NaCl等物质中的二种或三种混合而成,取一定量A样品,投入100 mL 2.2 mol•L-1 盐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最终得到100 mL含H+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 mol•L-1 的滤液。若将此滤液蒸干,只得到8.19g纯净物B。
  (1)B的化学式                       ;
  (2)则所取的A样品中含有的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该样品与投入的盐酸反应后生成气体的体积为(标准状况)                                。
  答案:(1) NaCl (2)Na2SO3:0.06 mol , NaCl:0.02 mol ;1.344 L
  11.取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两份A和B,每份50mL,向其中各通入一定量的CO2,然后各取溶液10mL,分别将其稀释为100mL,分别向稀释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的盐酸,标准状况下产生CO2气体体积与所加盐酸体积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A表明,原溶液中通入CO2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写化学式)                      ,两种溶质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加盐酸后产生CO2体积的最大值为            mL。
  (2)曲线B表明,原溶液中通入CO2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为(写化学式)                     ,两种溶质物质的量之比为           ;加盐酸后产生CO2体积最大值           mL。
  (3)通过计算求出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答案:(1) NaOH、Na2CO3  3∶1  33.6
  (2)Na2CO3、NaHCO3   1∶1   112
  (3)解:图示表明,向溶液中滴加0.1mol/L的盐酸至不再
  放出CO2气体时,消耗盐酸的体积为75mL。
  所以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化学学科教案设计
  课时安排
  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
  复习课
  了解非金属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与元素性质递变关系,重点掌握典型非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性质,了解常见非金属(如H、C、N、O、S、Si、Cl等)及其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重要应用。
  非金属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与元素性质递变关系,重点掌握典型非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性质
  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的情操
  非金属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与元素性质递变关系,重点掌握典型非金属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性质
  讲练结合
  教学过程
  知识梳理
  例一、 (1)现有一瓶饱和氯水倒扣于水槽中,当日光照射到盛有氯水的装置时,可观察到平底烧瓶内有气泡产生,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变浅,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请用相关的反应方程式和简要文字说明)。
  (2)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也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加以确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加入含有NaOH的酚酞试液,红色褪去,说明有H+离子存在
  B.加入有色布条后,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有HClO分子存在
  C.氯水呈浅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12分子存在
  D.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Cl—离子存在
  【方法技巧】根据氯水中存在的7种微粒、溶解平衡和化学平衡的角度去分析。要注意到Cl2无漂白性,氯水有漂白性的原因是氯水中存在HClO分子。
  反思:
  1、知识梳理:氯气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关系
  2、注意: ①氯气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漂白性.
  ② 溴水褪色的原理:(
  1)因萃取作用而使溴水褪色的物质:苯和直馏汽油等有机溶剂.
  (2)能与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还原性无机化合物,如:H2S 、SO2 、Na2S 、Na2SO3 等
  (3)能与溴水发生反应的金属,如Na Mg Al Zn等
  (4)能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的不饱和烃及其衍生物.
  (5) 能被溴水氧化的有机化合物,如含有醛基的化合物
  (6) 能与溴水发生反应的碱性物质,如NaOH 、Na2CO3
  【整理知识】
  例二、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SO2的制备及性质探究实验。
  (1)根据反应Na2SO3固+H2SO4浓=Na2SO4+SO2+H2O,制备SO2气体。
  ①用下列简图,在答题卡的方框中画出制备并收集SO2的实验装置含试剂示意图。
  ②实验过程中,使用分液漏斗滴加浓硫酸的操作是                        。
  (2)将SO2气体分别通入下列溶液中:
  ①品红溶液,现象是                                               ;
  ②溴水溶液,现象是                                               ;
  ③硫化钠溶液,现象是                                               。
  (3)有一小组在实验中发现,SO2气体产生缓慢,以致后续实验现象很不明显,但又不存在气密性问题。请你推测可能的原因并说明相应的验证方法(可以不填满)。
  ①原因                           ,验证方法                           。
  ②原因                           ,验证方法                           。
  ③原因                           ,验证方法                           。
  【答案】(1)①
  ②打开分液漏斗上口的活塞,旋开分液漏斗的旋塞,慢慢滴加
  (2)①溶液褪色 ② 溶液褪色 ③ 有浅黄色溶液(或溶液变浑浊)
  (3)①Na2SO3变质取待测试样于试管中,加适量蒸馏水配成溶液,先滴入足量稀盐酸,再滴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该Na2SO3固体变质
  ②不是浓硫酸;用洁净玻璃棒蘸取待测试样,涂白纸不变黑,则证明该溶液不是浓硫酸。
  【方法技巧】该试题无论从实验方案设计、仪器安装、操作注意事项、SO2性质探究、实验结果分析等都很好地考查了同学们的自主探究能力。在平时我们利用好新教材的“联想•质疑”“观察•思考”“活动•探究”“交流•研讨”“迁移•应用”“概括•整合”等学习活动栏目,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反思:
  1、知识梳理:硫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关系
  2、注意:① SO2的漂白原理与其它如活性炭,次氯酸,双氧水,过氧化钠等漂白剂的漂白原理的比较
  ② SO2的还原性  ③ 浓硫酸的性质
  ④SO42-的检验
  【能力达标】
  例三、A、B、C是在中学化学中常见的三种化合物,它们各由两种元素组成,甲、乙是两种单质.这些化合物和单质之间存在如下的关系:      
  据此判断:
  (1)在A、B、C这三种化合物中,必定含有乙元素的是   .(用A、B、C字母填写)
  (2)单质乙必定是      (填"金属"或"非金属"),其理由是        .
  (3)单质乙的分子式可能是       ,则化合物B的分子式是       .
  【方法技巧】物质的推断题,特别是文字类框图题(或称无明显物质类推断题),是最为综合的题目。它不仅涉及的知识面广,而且思维难度大,所以一直受到高考命题者的重视。
  反思:
  1、知识梳理:氮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关系
  2、注意:
  ⑴NO2与溴蒸气的鉴别.两者性质的相似性: 均具有氧化性;溶于水均有酸生成;均可与碱反应;均为红棕色等.所以用淀粉KI溶液 pH试纸 NaOH溶液均不能鉴别.鉴别试剂:a 硝酸银溶液; b 四氯化碳; c 用水洗
  ⑵ 硝酸的性质
  ①久置的硝酸变黄,是由于硝酸分解产生的NO2溶于浓硝酸之故.处理的办法是向变黄的浓硝酸中通入一定量的空气(或氧气)
  ② 在浓硝酸中滴入少量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③ 硝酸遇较活泼金属,如Fe Zn等,硝酸的还原产物可能为NO2 N2O3 NO N2O N2 NH4NO3等 可综合运用元素守恒和得失电子守恒来判断.足量铜和浓硝酸反应,随硝酸浓度的下降,还原产物由NO2变为NO,实际上得到的是气体混合物(NO2 N2O4 NO)
  ④ 铁与硝酸反应,Fe的氧化产物为Fe(NO3)3,若Fe过量,过量的Fe再与Fe(NO3)3反应生成Fe(NO3)2.有关此类计算可综合运用元素守恒和得失电子守恒列方程组求解.
  三、巩固练习(7选择、4非选择,共 100分) 
  1、用浓氯化铵溶液处理过的舞台幕布不易着火。其原因是
  ①幕布的着火点升高   ②幕布的质量增加 ③氯化铵分解吸收热量,降低了温度   ④氯化铵分解产生的气体隔绝了空气
  A.①③    B.③④    C.①⑧  D.②④
  2、如图,利用培养皿探究氨气的性质。实验时向NaOH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立即用另一表面皿扣在上面。下表中对实验现象所做的解释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现象 解释
  A 浓盐酸附近产生白烟 NH3与浓盐酸反应产生了NH4Cl固体
  B 浓硫酸附近无明显现象 NH3与浓硫酸不发生反应
  C 氯化物溶液变浑浊 该溶液一定是AlCl3溶液
  D 干燥红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红石蕊试纸变蓝 NH3是一种可溶性碱
  3、往FeCl3和BaCl2的混合溶液中通入SO2,溶液颜色由棕黄色变成浅绿色,同时有白色沉淀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表明FeCl3有还原性                 B.白色沉淀为BaSO3
  C.该实验表明SO2有漂白性                  D.反应后溶液酸性增强
  4、海水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库,下列有关海水综合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从海水中可得到NaCl,电解熔融NaCl或其水溶液都可制得Cl2
  B.因海水中含有镁元素,故不需经过化学变化就可以得到镁单质
  C.利用蒸馏原理从海水中提取淡水是海水淡化技术发展的新方向
  D.无论是海水波浪发电还是潮汐发电,都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5、已知气体的摩尔质量越小,扩散速度越快。右图所示为气体扩散速度的试验,两种气体扩散相遇时形成白色烟环。下列关于物质甲、乙的判断正确的是
  A.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硫酸
  B.甲是浓盐酸,乙是浓氨水
  C.甲是浓氨水,乙是浓盐酸
  D.甲是浓硝酸,乙是浓氨水
  6、对于ⅣA族元素,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SiO2和CO2中,Si和O,C和O之间都是共价键
  B.C、Si和Ge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4,次外层电子数都8
  C.CO2和SiO2都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和氧化钙反应
  D.该族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是+4和+2
  7、a g铁粉与含有H2SO4的CuSO4溶液完全反应后,得到a g铜,则参与反应的CuSO4与H2S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7    B、7︰1    C、7︰8    D、8︰7
  8、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采用如下图所示的甲、乙、丙三套方案验证铜与稀硝酸的反应。
  方案甲         方案乙          方案丙
  (1)请写出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能说明铜被氧化成铜离子的现象是                      。  
  (3)甲、乙两位同学设计的方案不具有足够的说服力以说明铜与稀硝酸反应一定生成NO气体,请你说明理由。
  方案序号 理      由
  方案甲
  方案乙
  (4)方案丙实验时,将分液漏斗的活塞打开,从普通漏斗处小心加入4mol/L的稀HNO3,使液面达到分液漏斗的活塞处后,关闭活塞,让铜丝与稀硝酸反应一段时间。接下来要验证生成的NO气体的操作及现象是:                                             
  (5)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说,方案丙存在缺陷,存在的缺陷是             
  9、有关物质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已省略)。通常C为气体单质,G为紫黑色固体单质。实验室中,常用固体E在B的催化下加热制取气体单质H。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②的离子方程式为                
  (3)写出另外一种实验室制取H的化学方程式            
  (4)D溶液与Pb(NO3)2溶液混合可形成沉淀,此沉淀的Ksp=7.0×10—9。将等体积的D溶液与Pb(NO3)2溶液混合,若D的浓度为1×10—2mo1/L,则生成沉淀所需Pb(NO3)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                    。
  10、已知甲、乙、丙均为常见气体,其中甲在空气中含量最多,乙在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丙有刺激性气味,且一个丙分子由四个原子构成。
  (1)实验室中可用下图A或B装置与相应的药品制得丙。
  ① A中试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 B中分液漏斗内盛放的物质丁是     ,圆底烧瓶内的物质是     。(均填名称)
  (2)工业上将甲和乙在高温、高压、催化剂的条件下制取丙。下图是甲和乙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图: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3)丙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是置换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①将丙和CO2气体通入饱和食盐水中有碳酸氢钠晶体析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②为了验证上述晶体既不是NH4HCO3、也不是NaCl而是NaHCO3,设计实验方案如下,完成下列部分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相应的离子方程式
  取少量晶体于试管中,充分加热 试管内有固体剩余
  固体全部溶解,有气泡产生
  (5)若用(1)中得A制取丙,并用园底烧瓶通过排气法收集丙(标准状况),然后进行喷泉实验。当水进入到烧瓶体积得3/5时,液面不再上升,此时立即关闭止水夹,烧瓶内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mol/L(精确到0.001)。
  11、铜在自然界存在于多种矿石中,如黄铜矿(CuFeS2)、辉铜矿(Cu2S)、孔雀石(CuCO3•Cu(OH)2)等。
  (1)黄铜矿(CuFeS2)是制取铜及其化合物的主要原料之一,由黄铜矿冶炼铜的反应为:8 CuFeS2+21O2=8Cu+4FeO+2Fe2O3+16 SO2
  ①在反应产物中加入过量的盐酸溶解,其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为    。
  ②上述冶炼过程产生大量的SO2。某实验小组欲探究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设计如下实验,请完成实验报告。
  序号 二氧化硫的性质 主要操作和现象 化学方程式
  Ⅰ 将二氧化硫通入装有品红溶液的试管中,品红由红色变为无色
  Ⅱ 氧化性
  Ⅲ 将二氧化硫通入装有新制氯水的试管中,氯水由浅黄绿色色变为无色
  (2)孔雀石在一定条件F能发生分解反应,其产物有如下转化关系。E为相对分子质量为44且能和新制的氢氧化铜在加热下反应的化合物。
  ①D跟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B和F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巩固练习参考答案:
  1、 B 2、 A 3、 D 4、 A 5、 C 6、 B 7、 B
  8、(1)3Cu+8HNO3  3Cu(NO3)2+2NO↑+ 4H2O
  (2)溶液变蓝色(3)方案甲:NO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   方案乙:NO2会与水反应生成NO
  (4)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观察到分液漏斗中有红棕色气体生成
  9、(1)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2)6I-+ClO3-+6H+=3I2+Cl-+3H2O
  (3)2H2O2 2H2O+O2↑   (4)5.6×10-4 mol/L
  10、 (1)  ①  2 NH4Cl + Ca(OH)2  CaCl2 + 2 NH3↑+ 2 H2O
  ② 浓氨水; 氧化钙(氢氧化钠或碱石灰)
  (2)  N2(g)+ 3H2(g) 2NH3(g);△H =—92kJ/mol
  (3)  4NH3  + 3O2  2N2  + 6H2O
  (4)① NH3 + CO2 + H2O + Na+  NaHCO3↓ + NH4+
  ② 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相应的离子方程式
  该晶体不是NH4HCO3
  向冷却后试管中加入足量盐酸 该晶体不是NaCl,是NaHCO3 CO32—+ 2H+  =H2O + CO2↑
  (5)0.0045
  11、 (1)①Cu2+、Fe2+、H+
  (2) (8分)
  序号 二氧化硫的性质 主要操作和现象 化学方程式
  Ⅰ 漂白性
  Ⅱ 将二氧化硫通入H2S的溶液中,出现淡黄色的沉淀(2分) 2H2S+SO2=2S↓+2H2O
  Ⅲ 还原性 Cl2+SO2+2H2O=2HCl+H2SO4
  (2)①2CO2+2Na2O2=2 Na CO3+O2
  ②C2H5OH+CuO Cu+CH3CHO+H2O
  化学学科教案设计
  授课班级    课时安排 授课人
  课    题 氧化还原反应
  课    型 复习课
  教    学
  目    标
  分    析 新课标要求 1、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2、了解氧化剂和还原剂等概念
  3、掌握重要氧化剂、还原剂之间的常见反应
  4、了解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配平化学方程式
  知识目标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配平化学方程式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的情操
  重、难
  点阐释 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并配平化学方程式
  学法指导 讲练结合
  教具设计
  教学过程 问题引导
  二次备课
  例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含最高价元素的化合物,一定具有强氧化性    ②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
  ③金属原子失电子越多,其还原性越强  ④强氧化剂与强还原剂不一定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⑤某元素由化合态转为游离态,则该元素被还原  ⑥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正极亦发生还原反应
  ⑦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 ⑧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⑨还原剂在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               ⑩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A.①③④⑤⑧⑩    B.②③⑤⑥⑦⑨    C.④⑥⑧      D.④⑥⑧⑩
  归纳小结:
  反思:
  变式、判断下列那些为氧化还原反应,并说出理由
  A.3O2 2O3                 B. CaO2+H2O = Ca(OH)2 +H2O2   
  C. IBr+H2O=HIO+HBr           D.Si+2NaOH+H2O=Na2SiO3+2H2↑
  E.2AtI+ 2Zn = ZnI2 + ZnAt2     F .AtI+2NH3(l)=NH4I + NH2At
  H. 5C2H5OH +2KMnO4+3H2SO4 →5CH3CHO +K2SO4+2MnSO4 +8H2O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                 ,判断依据是                            。
  是氧化还原反应的,请指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并标出其中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
  例2、某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有:AsH3、H2SO4、KBrO3、K2SO4、H2AsO4、H2O和一种未知物质X。
  (1)已知KBrO3在反应中得到电子,则该反应的还原剂是               。
  (2)已知0.2molKBrO3在反应中得到1mol电子生成X,则X的化学式为              。
  (3)根据上述反应可推知          。
  a.氧化性:    b.氧化性:
  c.还原性:           d.还原性:
  (4)将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化学式及其配平后的系数填入下列方框中,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归纳与小结:
  反思:
  变式、某一反应体系中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6种:HC1、H2SO4、SnC12、SnC14、FeSO4、Fe¬2(SO4)3,反应前在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显红色,反应后红色消失。
  (1)该反应的氧化剂是             。
  (2)在该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的过程是            →            。
  (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
  (4)SnC1¬4与SnC12可用Hg2+来鉴别,HgC12与SnC12反应的产物是SnC14和Hg2C12(白色沉淀),该反应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例3、黄铜矿(CuFeS2)是制取铜及其化合物的主要原料之一,还可制备硫及铁的化合物。
  (1)冶炼铜的反应为:8CuFeS2+21O2 = 8Cu+4FeO+2Fe2O3+16SO2
  若CuFeS2中Fe的化合价为+2,反应中被还原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2)上述冶炼过程产生大量SO2,下列处理方案中合理的是          (填代号)。
  a.高空排放                      b.用于制备硫酸
  c.用纯碱溶液吸收制 Na2SO3       d.用浓硫酸吸收
  (3)过二硫酸钾(K2S2O8)具有强氧化性,可将I―氧化为I2: S2O82―+2I―=2SO42―+I2
  通过改变反应途径,Fe3+、Fe2+均可催化上述反应。试用离子方程式表示Fe3+ 对上述反应催化的过程。               、               (不必配平)
  (4)利用黄铜矿冶炼铜产生的炉渣(含Fe2O3、FeO、SiO2、Al2O3)可制备Fe2O3。方法为 ① 用稀盐酸浸取炉渣,过滤。② 滤液先氧化,再加入过量 NaOH 溶液,过滤,将沉淀洗涤、干燥、煅烧得Fe2O3。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a.除去Al3+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                                         _____。
  b.选用提供的试剂,设计实验验证炉渣中含有FeO。
  提供的试剂:稀盐酸   稀硫酸   KSCN溶液  KMnO4溶液   NaOH溶液    碘水
  所选试剂为____________________。
  证明沪渣中含有 FeO 的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归纳与小结:
  反思:
  模拟考题
  1.2008年我国发射了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飞船中的某些系统是采用固体燃料做动力的,其化学反应为:2 NH4ClO4  N2↑+ 2 O2↑+ Cl2↑,ΔH < 0,下列对该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NH4ClO4的水溶液呈酸性             B.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其中还原产物只有Cl2
  C.该反应每生成1 mol N2,电子转移总数就为 12 mol
  D.该反应是放热反应,主要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动能。 
  2.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8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巨大财产损失。为了避免更多次生灾害,国家派出多支医疗小分队进入灾区,确保大灾以后无大疫。Na2FeO4是一种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应用前景广阔。一种制备Na2FeO4的方法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如下:2FeSO4+6Na2O2=2Na2FeO4+2Na2O+2Na2SO4+O2↑。对此反应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Na2O2在反应中只作氧化剂            B.O2是氧化产物 
  C.Na2FeO4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D.2mol FeSO4发生反应时,共有10mol电子转移
  3.已知I-、Fe2+、SO2、Cl-、H2O2都有还原性,它们在酸性溶液中还原性的强弱顺序为Cl-<Fe2+<H2O2<I-<SO2。则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    
  A.2Fe3+ + SO2 +2 H2O = 2Fe2+ + SO42- + 4H+     B.I2 + SO2 + 2H2O = H2SO4 + 2HI
  C.H2O2 + H2SO4 = SO2 + O2 + 2H2O            D.2Fe2+ + I2 = 2Fe3+ + 2I-           
  4. 在相同条件下能进行三个反应:2A-+B2=2B-+A2,2C-+A2=2A-+C2,2B-+D2=2D-+B2。由此可判断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氧化性A2>B2>C2>D2                  B.还原性C->A->B->D-
  C.2A-+D2====2D-+A2的反应不能进行       D.2C-+B2====2B-+C2的反应不能进行
  5.清华大学化学系的教授在北京讲学时,做了一个如图所示的实验,发现烧杯中酸性KMnO4溶液褪色。若将烧杯中的溶液换成含有少量KSCN的FeCl2溶液,溶液显红色。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条件下生成的水分子化学性质比较活泼
  B.该条件下H2被冷却为液态氢,液氢的水溶液具有氧化性
  C.该条件下H2燃烧生成了只具有氧化性的物质
  D.该条件下H2燃烧的产物中可能含有一定量的H2O2  
  6.物质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不仅与物质的结构有关,还与物质的浓度和反应温度等有关。下列各组物质:①Cu与HNO3溶液  ②Cu与FeCl3溶液  ③Zn与H2SO4溶液  ④Fe与HCl溶液
  由于浓度不同而能发生不同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①③④
  7.将1.92g铜粉与一定量浓硝酸反应,当铜粉完全作用时收集到气体(无N2O4气体)1.12L(标准状况)。则所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是                    (   )                           
  A.0.12mol          B.0.11 mol         C.0.09 mol          D.0.08 mol
  8. (1)在反应2KMnO4+16HBr====5Br2+2MnBr2+2KBr+8H2O中,还原剂是_________。
  (2)已知BrFx与H2O按物质的量之比3∶5反应的产物是HF、HBrO3、Br2、O2,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__,BrFx中的x=__________,当有5mol水作还原剂时,被水还原的BrFx有             mol。
  (3)浓盐酸在反应KClO3+HCl KCl+ClO2+Cl2+□中盐酸显示出来的性质是______________,方框内的物质是           。
  (4)在一定条件下,PbO2与Cr3+反应,产物是 和Pb2+,则与1 mol Cr3+反应所需PbO2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
  9.含氮废水进入水体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越来越严重。某校环保小组的同学认为可以用金属铝将水中的 还原为N2,从而消除污染。
  (1)配平以下有关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Al+□H2O □N2↑+□Al(OH)3+□OH-
  (2)以上反应中,失电子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还原产物是_____________,每生成1 mol这种还原产物,将有_____________摩尔电子发生转移。
  (3)现需除去1 m3含氮0.3 mol废水中的  (设氮元素都以 的形式存在),则至少需要消耗金属铝_____________克。
  (4)你对以上治理污染的方案有何评价?
  10.某兴趣小组在“探究卤素单质的氧化性”的实验中发现: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溴水,振荡后溶液呈黄色。
  为此提出问题:Fe3+、Br2谁的氧化性更强?
  (1)猜想  ①甲同学认为氧化性:Fe3+>Br2,故上述实验现象不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则溶液呈黄色是含____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所致。
  ②乙同学认为氧化性:Br2>Fe3+,故上述实验现象是发生化学反应所致,则溶液呈黄色是含_____________所致。
  (2)设计实验并验证
  为验证乙同学的观点,选用下列某些试剂设计出两种方案进行实验,并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证明了乙同学的观点确实是正确的。
  可以选用的试剂:a.酚酞试液;b.CCl4; c.无水酒精;d. KSCN溶液。
  请你在下表中写出选用的试剂及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试剂填序号)
  选用试剂 实验现象
  方案1
  方案2
  (3)结论     氧化性:Br2>Fe3+。故在足量的稀氯化亚铁溶液中,加入1-2滴溴水,溶液呈黄色所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研究HNO3的氧化性,设计了如下实验:
  在盛有新制FeSO4溶液的试管中滴入2滴KSCN溶液,观察现象,然后再滴入几滴浓HNO3,溶液的颜色变红,但是将红色溶液放置一会儿则发现溶液由红色快速变为蓝色,并产生红棕色气体,这一奇特现象激起了同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对此现象设计了探究性实验。
  ⑴甲同学认为是溶液中的Fe2+的干扰造成的,大家经过理性分析,认为可以排除Fe2+的干扰,理由是___________                                                      ___。
  ⑵乙同学认为红色消失,说明Fe(SCN)3被破坏,红棕色NO2说明了某些离子与HNO3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推测可能是KSCN与HNO3作用。KSCN溶液是一种无色液体,根据C、S、N的原子结构和共价键的相关知识推测SCN-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
  ⑶根据乙同学的观点,设计了实验方案1,往浓HNO3中逐滴加入KSCN溶液,实验开始时无明显现象,一段时间后溶液慢慢变红色至深红色,突然剧烈反应产生大量气泡,放出红棕色气体,而溶液红色消失变为浅绿色,溶液温度升高;继续滴入KSCN,溶液变为浅蓝色,最后变成无色。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过量的Ba(OH)2溶液,产生浑浊,并剩余一种非极性气体;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写出向浓HNO3中滴入KSCN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丙同学认为SCN-的性质还可进一步探究,设计了方案2,向Fe(SCN)3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氯水、溴水,溶液的红色均消失变为黄色,而加入碘水时溶液的颜色基本不变。丙同学的设计意图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通过本次探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a、用SCN-间接检验Fe2+时应注意________;b、与SCN-反应使溶液变红的_______是Fe3+。(填“一定”或“不一定”)
  教学反馈(后记)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