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钠的化合物》教学设计1
- 资源简介:
约3900字。
钠的化合物
漯河高中 王学伟
授课年级 高一 学科 化学 主题 钠的化合物 任课教师 王学伟
漯河高中
教材
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及碳酸钠碳酸氢钠两种盐的对比,突出实验引探功能——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相结合,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索3种钠的化合物的性质;激发学生的兴趣、探索精神和动手能力。介绍了钠的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
分析 学生在开学测试之后已分了学习小组,对于合作学习有前提基础。同学的学习积极性高,上课听课状态较好,积极回答老师问题,课堂参与意识强,经常在教学中产生新的知识生长点。初中的化学知识大部分同学掌握较好,学生的主要问题是喜欢在学习过程中动口不动手,因此很多基本知识的落实情况不好,书写不规范,不严谨的问题较突出。因此在这节课上加大书写训练来改正这一问题。本节是在经过了物质的分类及金属单质的化学性质的学习之后,同学们已对氧化钠、过氧化钠初步认识。对碳酸钠、碳酸氢钠的内容了解 较多却没有系统性。
设计
理念 化学是一门实验学科,对刚升入高中不久的学生来说,大部分人的抽象思维比较困难,有些学生学得比较呆板,不太会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学习方法上往往更多地习惯死记硬背,不习惯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独立思考,在动手探究能力方面则更差。为此,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创设情境→探究性质→总结性质→解决问题。本节课的教学主要以“滴水生火”这一反常的小魔术和实验探究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充分运用探究精神,层层推进,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注重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训练和科学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的能力。
教学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主要化学性质(与水、二氧化碳反应),了解其用途。
2.认识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主要化学性质(溶液呈碱性、与强酸反应、加热分解反应),知道它们性质的差异,了解其用途。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实验观察和动手能力。
2.学习通过实验现象分析性质,进行比较、鉴别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同学们体会到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实践出真知的乐趣,指导同学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化学物质世界,同时指导学生学会在合作中学习,在群体中发展。
重点
难点 教学重点:1.过氧化钠的性质
2.碳酸钠、碳酸氢钠的性质的差异
教学难点:过氧化钠和H2O及CO2的反应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