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滕州2014-2015 评比优秀教案 鲁科版化学 选修4 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第1节 水溶液(第1课时) 水的电离及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态.doc
山东滕州2014-2015 评比优秀教案 鲁科版化学 选修4 第3章 物质在水溶液中的行为 第1节 水溶液(第2课时) 溶液的酸碱性与pH.doc
选修4 第3章第1节《水溶液》
第二课时溶液的酸碱性及pH
滕州一中东校高二化学组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为水溶液第二课时,在上节课探究水的电离,HCl、NaOH、NaCl在水中的存在形态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溶液呈酸、碱性的规律,pH的计算和酸碱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教程提供了交流研讨、酸碱性与pH关系的图示、思考题、例题等素材供学生参考。内容有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有利于学生形成分析溶液呈酸、碱性的规律,pH的计算的分析方法,数据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定量的化学观念。教程提供的图片资料较少,故采用多媒体教学作为辅助,给学生更多的感性认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微粒观和形象思维。同时,本节课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物质到多种物质的认识层次”的第一步,课程暗含了分析溶液体系研究的一般思路和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之前课程的学习,知道水是弱电解质,知道HCl溶液呈酸性、NaOH溶液呈碱性的规律。本节课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水的电离平衡和Kw,以及HCl、NaOH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的理解。Kw的计算,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定量分析的思维方式,溶液的导电实验、图3-1-3 HCl和CH3COOH电离情况的比较、图3-1-4 HCl和HF在水中的存在形态示意图丰富了学生对强、弱电解质的感性认识和定性分析能力。本节课应在此基础上,强化学生对Kw的认识与应用,引导学生感悟本章的基本学科观念、方法,构建微粒观、动态观和定量观。
【教学目标】
单位:枣庄三中
课题、课时:第3章第1节第1课时水的电离及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态
课型:新授课
授课时间:2014年12 月9 日
教学模式:诱思探究、“三段六步”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单元组合作探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水分子能电离,存在电离平衡,其平衡常数成为水的离子积常数;
2.了解强、弱电解质的特点,知道弱电解质的电离存在电离平衡,并能结合实例进行描述;
3.能够书写常见弱电解质的电离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
1. 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所需要的信息;
2. 学习水的电离及强、弱电解质的判断,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在活动中学会与人相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小组协作,发挥团队精神,发扬献身科研的品质;
内容分析:
重点:水的电离平衡及其影响因素,Kw的含义;强、弱电解质的判断
难点:Kw的理解及运用;强、弱电解质的判断方法
知识地位:
本节内容是这一章的引领,在认识水的电离之后,才能深入继续学习其它物质或体系在水溶液中的行为,故正确理解、运用本节的知识点,认识其地位有着重要的意义。本节的关键点有以下几点:水的电离平衡及定量表示(水的离子积Kw);水的平衡影响因素;两个定量关系,即:[H+]•[OH—]=Kw,[H+]水电离的=[OH—]水电离的;强、弱电解质的判断及电离方程式的书写。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水的电离平衡特点及外界对其的影响,深化对水溶液体系的认识。
教学过程: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