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教学设计
- 资源简介:
约3210字。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全章归纳与整理
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分析
(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课程标准》 《模块学习要求》 补充说明
1.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1.1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物质分类要注意初、高中的衔接,并在后续学习中逐步完善。
1.2了解常见物质及变化的分类方法。
1.3认同分类法对于化学科学研究和化学学习的重要作用。
2.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2.1知道胶体是一种分散系,能列举生活中常见的胶体。 胶体的概念只要求了解其不同于溶液的特性,而对胶体的渗析、凝聚、布朗运动和电泳现象等不作要求。
2.2知道胶体的丁达尔现象;了解胶体的重要应用。能运用胶体特性解释简单的实验现象和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4.1知道酸、碱、盐是电解质,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能正确书写强酸、强碱和可溶性盐的电离方程式。 弱电解质的电离及相关知识暂不作要求,将在选修模块学习。
较复杂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暂不作要求。
4.2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能正确书写常见的离子方程式。
5.根据实验事实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 5.1能够利用化合价升降,判断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概念、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判断、电子得失守恒原理在化学计算等方面的应用、对复杂氧化还原反应进行配平、对氧化还原反应类型进行判断等内容暂不做要求,将在选修模块学习。
5.2对于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能够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能列举中学阶段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5.3举例说明生产、生活中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初步学会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视角研究物质的化学性质。
(二)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初步运用本章所学的有关物质的分类、氧化还原和离子反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实验进一步加深对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和氧化还原反应的认识;能正确书写常见酸碱盐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掌握运用化合价升降的方法判断氧化剂、还原剂。
(3)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初步体验整理、归纳知识的过程。
(2)初步体验“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的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物质分类、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知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体验学以致用的乐趣。
(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分析
(一)教学重点的分析与确定
由于在高中化学的学习过程中,本章建立的物质分类、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观点会贯穿整个高中化学的学习。
大量的事物按引导方式进行分类是人们最熟悉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