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电池》教学设计4
- 资源简介:
约2340字。
第四章 第一节 原电池(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组成及应用。
(2)能根据原电池的原理设计简单的原电池并能解决原电池的有关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分析思维能力。
(2)通过反应物之间电子的转移的回顾,理解原电池的形成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的拓展和运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实验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创新精神和同学间的交流合作学习的协作精神,并通过实验不断体现出由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认知过程。
(2)通过原电池的探究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愉悦,增强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投身科学追求真理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掌握原电池原理、组成及应用。
【教学难点】原电池原理、盐桥在原电池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合作讨论、讲授、练习、探究活动
【课时安排】1课时
【课 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研究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装置、过程和效率的科学叫做电化学。如今的电池各种各样,它们的原理是如何的呢?我们今天就继续学习有关原电池装置的知识。
(板书)第一节 原电池
一、 原电池
1、定义: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回顾)高一曾学过的锌铜原电池,它是如何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
(学生回答)简单的原电池原理,总结原电池形成条件、电子、电流转移的方向等。
2、形成条件:
(1)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
(2)电极需插在电解质溶液中;
(3)必须形成闭合回路。
(4)原电池反应必须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
3、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较活泼金属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由较活泼的金属通过导线流入不活泼金属,溶液中氧化性较强的阳离子在不活泼金属上得到电子被还原。
【思考与交流】对锌铜原电池工作原理的进一步探究:上图是我们在必修2中学习过的将锌片和铜片置于稀硫酸的原电池,如果用它做电源,不但效率低,而且时间稍长电流就很快减弱,因此不适合实际应用。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有没有什么改进措施?
【自学指导】观察实验4-1,说出实验现象。
(1)没有连接盐桥时,锌电极、铜电极上均没有现象,电流表不偏转。
(2)连接盐桥时,锌片逐渐被腐蚀,铜电极上有铜出现,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并根据指针偏转的方向,可以判断锌片为负极,铜片为正极。
【思考与交流】改进后的装置为什么能够持续、稳定的产生电流?盐桥在此的作用是什么?
学生阅读课本72页第三段:
交流讨论:产生持续、稳定的电流的原因和盐桥的作用
【课堂小结】
4、有盐桥的原电池装置: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