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选修四高效课堂教学设计全集(42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课标版 / 高中教案 / 选修四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4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10/22 20:08:12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资源提供: 无寐无寐 [资源集]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人教版】中学化学选修4高效课堂教学设计全集(42份)
高中化学选修四高效课堂教学设计-4.3电解池.doc
高中化学选修四高效课堂教学设计-4.4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doc
高中化学选修四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复习1.doc
高中化学选修四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复习2.doc
高中化学选修四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复习3.doc
高中化学选修四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题1.doc
高中化学选修四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题2.doc
高中化学选修四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题3.doc
高中化学选修四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题4.doc
高中化学选修四高效课堂教学设计:1.1.1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doc
高中化学选修四高效课堂教学设计:1.1.2热化学方程式.doc
高中化学选修四高效课堂教学设计:1.1.3中和热.doc
高中化学选修四高效课堂教学设计:1.2能源.doc
高中化学选修四高效课堂教学设计:1.2燃烧热、能源.doc
高中化学选修四高效课堂教学设计:2.1化学反应速率.doc
高中化学选修四高效课堂教学设计:2.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第1课时.doc
高中化学选修四高效课堂教学设计:2.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第2课时.doc
高中化学选修四高效课堂教学设计:2.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第3课时.doc
高中化学选修四高效课堂教学设计:2.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第4课时.doc
高中化学选修四高效课堂教学设计:2.3-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第1课时.doc
高中化学选修四高效课堂教学设计:2.3-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第2课时.doc
高中化学选修四高效课堂教学设计:2.3.1化学平衡常数.doc
高中化学选修四高效课堂教学设计:2.3化学平衡第三课时.doc
高中化学选修四高效课堂教学设计:2.3化学平衡第四课时.doc
高中化学选修四高效课堂教学设计:3.1.2强弱电解质.doc
高中化学选修四高效课堂教学设计:3.1.3弱电解质的电离.doc
高中化学选修四高效课堂教学设计:3.1.4电离平衡常数.doc
高中化学选修四高效课堂教学设计:3.1练习第二课时.doc
高中化学选修四高效课堂教学设计:3.1练习第四课时.doc
高中化学选修四高效课堂教学设计:3.1练习第一课时.doc
高中化学选修四高效课堂教学设计:3.2.1PH的应用.doc
高中化学选修四高效课堂教学设计:3.2.3水的电离.doc
高中化学选修四高效课堂教学设计:3.2.4溶液的酸碱性和pH的计算.doc
高中化学选修四高效课堂教学设计:3.3.2盐溶液的酸碱性.doc
高中化学选修四高效课堂教学设计:3.3.3盐类水解的影响因素和盐类水解反应的利用.doc
高中化学选修四高效课堂教学设计:3.4.2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doc
高中化学选修四高效课堂教学设计:3.4.3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doc
高中化学选修四高效课堂教学设计:4.1原电池原理(1).doc
高中化学选修四高效课堂教学设计:4.1原电池原理(2).doc
高中化学选修四高效课堂教学设计:4.2化学电源 补充练习.doc
高中化学选修四高效课堂教学设计:4.2化学电源(1).doc
高中化学选修四高效课堂教学设计:4.2化学电源(2).doc
  高二化学教案(选修四)
  课题:第一章.
  第一节:(一)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授课班级
  课  时 第一课时
  教
  学
  目
  的 知识
  与
  技能 ①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含义
  ②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实质
  过程
  与
  方法 从化学反应的本质即旧键断裂与新键形成的角度研究反应热产生的原因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通过了解简单过程中的能量变化中的热效应
  培养学生的求实、严谨和创新的优良品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 点 由键能计算反应热
  难 点 热化学方程式写法
  课型 讲授:      习题:       复习:      讨论:       其他:
  集体备课教案 个人备课教案
  引 言: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过程中,除了生成了新物质外,还有
  思考:(1)你所知道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放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燃烧反应、多数化合反应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2)你所知道的化学反应中有哪些是吸热反应?能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吗?多数的分解反应、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的反应、水煤气的生成反应、炭与二氧碳生成一氧化碳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 <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1:当能量变化以热能的形式表现时:
  我们知道:一个化学反应同时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那么一个反应中的质量与能量有没有关系呢?
  有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是以发生变化的物质为基础,二者密不可分,但以物质为主。
  能量的多少则以反应物和产物的质量为基础。那么化学反应中能量到底怎样变化
  2:反应热,焓变
  化学反应过程中为什么会有能量的变化?(用学过的知识回答)
  化学反应的实质就是反应物分子中化学键断裂,形成新的化学键,从新组合成生成物的分子的过程。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而一般化学反应中,旧键的断裂所吸收的总能量与新键形成所放出的总能量是不相等的,而这个差值就是反应中能量的变化。所以化学反应过程中会有能量的变化。
  反应热  焓变
  化学反应过程中所释放或吸收的能量,都可以热量(或换算成相应的热量)来表述,叫做反应热,又称为“焓变”。符号: ΔH ,单位:kJ/mol 或 kJ•mol-1∆H为“-” 为放热反应,∆H为“+”为吸热反应
  思考:能量如何转换的?能量从哪里转移到哪里?体系的能量如何变化?升高是降低?环境的能量如何变化?升高还是降低?规定放热反应的ΔH 为“-”,是站在谁的角度?体系还是环境?
  放热反应   ΔH为“—”或ΔH〈 0
  吸热反应  ΔH为“+”或ΔH  〉0
  ∆H=E(生成物的总能量)- E(反应物的总能量)
  ∆H=E(反应物的键能)- E(生成物的键能)
  3:练习
  1、1molC与1molH2O(g)反应失成lmol CO(g)和1mol H2(g),需要吸收131.5kJ的热量,该反应的反应热为△H= kJ/mol。
  2、拆开 lmol H—H键、lmol N-H键、l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1mol N2生成NH3的反应热为 ,1mol H2生成NH3的反应热为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易发生
  C、反应是放热的还是吸热的必须看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
  D、吸热反应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发生
  4、反应C(石墨) → C(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由此可知
  A、石墨比金刚石更稳定    B、金刚石和石墨可以相互转化
  C、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D、金刚石和石墨不能相互转化
  教学回顾与反思
  高二化学教案(选修四)
  课题:第一章
  第一节:(二)热化学方程式 授课班级
  课  时 第二课时
  教
  学
  目
  的 知识
  与
  技能 ①书写表示化学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
  ②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过程
  与
  方法 通过实例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局限性,介绍热化学方程式的必在性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通过热化学方程式的教学,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培养学生的求实、严谨和创新的优良品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 点 书写表示化学反应热的化学方程式
  难 点 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课型 讲授:      习题:       复习:      讨论:       其他:
  集体备课教案 个人备课教案
  1.复习回忆
  1)、催化剂为什么能够加快反应速度?2)、什么是有效碰撞、活化分子、活化能?3)、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4)、你了解“即热饭盒吗?知道是什么原理吗?5)、什么是反应热(焓变)
  2.引入 讲解课本:例1与例2与化学方程式相比,热化学方程式有哪些不同?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哪几点?
  3、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热化学方程式定义: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2)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
  (1)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要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为什么?)而常温、常压可以不注明,即不注明则是常温、常压。(2)标出了反应物与生成物的状态,(为什么要标出?)(3)写出了反应热,还注明了“+”,“-”(4)方程式中的计量系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4.注意点:反应物和生成物前的系数它代表了什么?在方程式中∆H它表示了什么意义? ∆H的值与什么有关系?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表示对应物质的物质的量。∆H(KJ/mol)它表示每摩尔反应所放出的热量,∆H的值与方程式中的计量系数有关,即对于相同的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H不同。
  例题:1、当1mol气态H2与1mol气态Cl2反应生成2mol气态HCl,放出184.6KJ的热量,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1molN2(g)与适量O2(g)反应生成NO (g),需吸收68kJ的热量;
  2)2molCu(s)与适量O2(g)反应生成CuO(s),放出314kJ热量;
  3) 1g 硫粉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放出 9.36kJ热量,写出硫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4)4g CO在氧气中燃烧生成CO2,放出 9. 6kJ热量,写出CO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
  5)在一定条件下,氢气和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g) + O2 (g) = 2H2O (l); ∆H = – 572 kJ /mol   
  CH4(g) +2O2 (g) = CO2(g)+2H2O (l);
  ∆H = – 890 kJ/mol由1mol 氢气和2mol甲烷组成的混合气体在上述条件下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多少。
  6)在一定条件下,氢气和丙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g) + O2 (g) = 2H2O (l); ∆H= – 572 kJ/mol
  C3H8(g) +5O2(g)= 3CO2 (g) +4H2O (l);∆H = – 2220 kJ/mol
  5mol 氢气和丙烷的混合气完全燃烧时放热3847kJ,则氢气和丙烷的体积比为(A) 1:3  (B) 3:1  (C) 1:4  (D) 1:1
  7)已知 (1)H2( g )+1/2O2 ( g ) = H2O ( g ) ΔH1 = a kJ/mol
  (2)2H2( g )+O2 ( g ) =2H2O ( g )         ΔH2 = b kJ/mol
  (3) H2( g )+1/2O2 ( g ) = H2O ( l )      ΔH3 = c kJ/mol
  (4) 2H2( g )+O2 ( g ) =2H2O ( l )         ΔH4 = d kJ/mol
  则a、b、c、d的关系正确的是   A C            。
  A、a<c<0     B、b>d>0    C、2a=b< 0   D、2c=d>0
  8)若2.6 g 乙炔(C2H2,气态)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g)时放热130 kJ。则乙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2H2(g)+5/2O2(g)=2CO2(g)+H2O(l)ΔH=-1300 kJ/mol
  2C2H2(g)+5O2(g)==4CO2(g)+2H2O(l)      ΔH=-2600 kJ/mol
  教学回顾与反思
  高二化学教案(选修四)
  课题:第一章
  第一节:中和热. 授课班级
  课  时 第三课时
  教
  学
  目
  的 知识
  与
  技能 1.掌握中和热的测量及计量方法    2、能源及能源的分类
  过程
  与
  方法 通过中和热实验的原理与操作掌握科学的实验过程
  情感
  态度
  价值观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求实、严谨和创新的优良品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 点 中和热实验操作过程
  难 点 中和热的计算
  课型 讲授:      习题:       复习:      讨论:       其他:
  集体备课教案 个人备课教案
  一、中和热的测定
  1.实验原理
  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_mol_H2O,这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本实验通过测定酸碱中和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变化来计算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并由此求得中和热。
  2.实验仪器及试剂
  仪器:大烧杯(500 mL)、小烧杯(100 mL)、环形玻璃搅拌棒、温度计、量筒(50_mL)两个、碎泡沫塑料或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中心有两个小孔);
  药品:盐酸(0.50 mol•L-1)、氢氧化钠溶液(0. 55 mol•L-1)。
  3.实验步骤
  (1)制作简易的量热器(如图所示)
  (2)用量筒准确量取反应溶液,准确测量温度(精确到0.1 ℃)。
  (3)将溶液混合反应,记录终止温度。
  (4)重复实验步骤(2)~(3)三次。
  实验
  次数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
  t2/℃ 温度差
  (t2-t1) /℃
  HCl NaOH 平均值
  1
  2
  3
  4.实验数据的处理
  ΔH=-QnH2O,其中Q=c•m•Δt。
  二、知识点一 中和热的测定
  1.在一800 mL的大烧杯中放入碎纸屑,把盛有50 mL 0.50 mol•L-1盐酸的200 mL烧杯放到大烧杯中,两只烧杯间填满碎纸屑。用泡沫塑料板做成大烧杯盖,通过盖子插入一根玻璃搅拌棒(末端呈半圆环的玻璃棒)和一只温度计,测定溶液的温度。迅速往盐酸溶液中加入50 mL 0.55 mol•L-1烧碱溶液,盖好,搅拌溶液,观察温度的变化。当温度保持稳定时,记录读数,取出装反应液的烧杯,倒出溶液,清洗干净,保持内外杯壁干燥。重复进行三次实验。用这一实验可以粗略测定中和热。
  (1)烧杯间填满碎纸屑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重复进行三次实验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烧杯如果不盖泡沫塑料板,所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
  “无影响”)。
  (4)实验中若改用60 mL 0.50 mol•L-1盐酸和50 mL 0.55 mol•L-1烧碱溶液进行上述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三次平行操作测得的数据中,起始时盐酸与烧碱溶液温度相同,而终止温度与起始温度之差(t2-t1)分别为①2.3 ℃,②2.4 ℃,③2.9 ℃,则最终代入计算式的温度差的平均值为________ ℃。
  答案 (1)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的损失
  (2)减少实验过程中的误差
  (3)偏小
  (4)不相等 相等 因为60 mL 0.50 mol•L-1盐酸和50 mL 0.55 mol•L-1烧碱溶液反应能生成0.027 5 mol H2O,而50 mL 0.50 mol•L-1盐酸与50 mL 0.55 mol•L-1烧碱溶液反应只能生成0.025 mol H2O,因此所放出的热量不同。但中和热是指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时所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因此所求中和热相等
  (5)2.35
  教学回顾与反思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