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化学二轮专题讲解--专题7-专题13(7份)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课标版 / 高中教案 / 高考复习教案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15.14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7/3/8 8:18:20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资源提供: gmhy2009 [资源集]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专题7~专题13
专题七.docx
专题八.docx
专题九.docx
专题十.docx
专题十二.docx
专题十三.docx
专题十一.docx
  [考纲要求] 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和平均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2.理解温度、浓度、压强和催化剂等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一般规律。3.认识催化剂在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作用。4.认识化学反应的可逆性。能用焓变和熵变说明常见简单化学反应的方向。5.理解化学平衡和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能用化学平衡常数进行简单计算。6.理解浓度、温度、催化剂等对化学平衡影响的一般规律。7.认识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调控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作用。
  1.深度剖析速率的计算方法
  (1)公式法:v(B)=ΔcBΔt=ΔnBVΔt
  用上式进行某物质反应速率计算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①浓度变化只适用于气体和溶液中的溶质,不适用于固体和纯液体。
  ②化学反应速率是某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而不是即时速率,且计算时取正值。
  ③对于可逆反应,通常计算的是正、逆反应抵消后的总反应速率,当达到平衡时,总反应速率为零。(注:总反应速率也可理解为净速率)
  (2)比值法:同一化学反应,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对于反应:mA(g)+nB(g)===pC(g)+qD(g)来说,则有vAm=vBn=vCp=vDq。
  2.正确理解速率影响因素
  (1)“惰性气体”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①恒容:充入“惰性气体”――→引起总压增大―→物质浓度不变(活化分子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
  ②恒压:充入“惰性气体”――→引起体积增大――→引起物质浓度减小(活化分子浓度减小)――→引起反应速率减小。
  (2)纯液体、固体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在化学反应中,纯液体和固态物质的浓度为常数,故不能用固态物质的浓度变化来表示反应速率,但是固态反应物颗粒的大小是影响反应速率的条件之一,如煤粉由于表面积大,燃烧就比煤块快得多。
  (3)外界条件对可逆反应的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方向是一致的,但影响程度不一定相同。
  ①当增大反应物浓度时,v正增大,v逆瞬间不变,随后也增大;
  ②增大压强,气体分子数减小方向的反应速率变化程度大;
  ③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改变压强可以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
  ④升高温度,v正和v逆都增大,但吸热反应方向的反应速率增大的程度大;
  ⑤使用催化剂,能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
  3.“明辨是非”准确判断
  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表示酶催化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
  [考纲要求] 1.理解电离、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2.理解并能表示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3.理解水的电离和水的离子积常数。了解溶液pH的定义,能进行溶液pH的简单计算。4.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能说明影响盐类水解的主要因素,认识盐类水解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弱酸弱碱盐的水解不作要求)。5.理解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能运用溶度积常数(Ksp)进行简单计算。
  1.一个基本不变
  相同温度下,不论是纯水还是稀溶液,水的离子积常数不变。应用这一原则时需要注意两个条件:水溶液必须是稀溶液;温度必须相同。
  2.两个判断标准
  (1)任何温度
  c(H+)>c(OH-),酸性;
  c(H+)=c(OH-),中性;
  c(H+)<c(OH-),碱性。
  (2)常温(25 ℃)
  pH>7,碱性;
  pH=7,中性;
  pH<7,酸性。
  3.三种测量方法
  (1)pH试纸
  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精确到整数且只能在1~14范围内,其使用方法为取一小块试纸放在干净的玻璃片或表面皿上,用玻璃棒蘸取液体,点在试纸中部,待试纸变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比,读出pH。
  注意 ①pH试纸不能预先润湿,但润湿之后不一定产生误差。②pH试纸不能测定氯水的pH。
  (2)pH计
  pH计能精确测定溶液的pH,可精确到0.1。
  (3)酸碱指示剂
  酸碱指示剂能粗略测定溶液的pH范围。
  常见酸碱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如下表所示:
  指示剂 变色范围的pH
  石蕊 <5红色 5~8紫色 >8蓝色
  甲基橙 <3.1红色 3.1~4.4橙色 >4.4黄色
  酚酞 <8.2无色 8.2~10浅红色 >10红色
  4.四条判断规律
  (1)正盐溶液
  强酸强碱盐显中性,强酸弱碱盐(如NH4Cl)显酸性,强碱弱酸盐(如CH3COONa)显碱性。
  (2)酸式盐溶液
  NaHSO4显酸性(NaHSO4===Na++H++SO2-4)、NaHSO3、NaHC2O4、NaH2PO4水溶液显酸性(酸式根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NaHCO3、NaHS、Na2HPO4水溶液显碱性(酸式根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
  注意 因为浓度相同的CH3COO-与NH+4的水解程度相同,所以CH3COONH4溶液显中性,而NH4HCO3溶液略显碱性。
  (3)弱酸(或弱碱)及其盐1∶1混合溶液
  ①1∶1的CH3COOH和CH3COONa混合液呈酸性。
  ②1∶1的NH3·H2O和NH4Cl混合溶液呈碱性。
  (对于等浓度的CH3COOH与CH3COO-,CH3COOH的电离程度大于CH3COO-的水解程度)
  (4)酸碱pH之和等于14等体积混合溶液
  pH和等于14的意义:酸溶液中的氢离子浓度等于碱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的浓度。
  ①已知酸、碱溶液的pH之和为14,则等体积混合时:
  强酸、强碱――→恰好中和pH=7
  强酸、弱碱――→碱过量pH>7
  弱酸、强碱――→酸过量pH<7
  [考纲要求] 1.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常见的简单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2.了解常见的化学电源,认识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实际意义及其重要应用。3.认识金属腐蚀的危害,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能运用恰当的措施防止铁、铝等金属腐蚀。
  1.通常只有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才能设计成原电池。
  2.工作原理
  以锌铜原电池为例:
  电极名称 负极 正极
  电极材料 锌片 铜片
  电极反应 Zn-2e-===Zn2+ Cu2++2e-===Cu
  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
  电子流向 由Zn沿导线流向Cu
  盐桥中离子移向 盐桥含饱和KCl溶液,K+移向正极,Cl-移向负极
  盐桥的作用 (1)平衡电荷(2)避免断路时发生化学腐蚀(隔离作用)
  说明 (1)无论是装置Ⅰ还是装置Ⅱ,电子均不能通过电解质溶液。
  (2)在装置Ⅰ中,由于不可避免会直接发生Zn+Cu2+===Cu+Zn2+而使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所以装置Ⅱ的能量转化率高。
  题组一 对比设计两类原电池
  1.(1)能量之间可相互转化:电解食盐水制备Cl2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而原电池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设计两种类型的原电池,探究其能量转化效率。限选材料:ZnSO4(aq)、FeSO4(aq)、CuSO4(aq)、铜片、铁片、锌片和导线。
  原电池甲
  ①完成原电池甲的装置示意图(见上图),并作相应标注,要求:在同一烧杯中,电极与溶液含相同的金属元素。
  ②以铜片为电极之一,CuSO4(aq)为电解质溶液,只在一个烧杯中组装原电池乙,工作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甲、乙两种原电池可更有效地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原理,为减缓电解质溶液中铁片的腐蚀,在(1)的材料中应选__________作阳极。
  答案 (1)① (或其他合理答案)
  ②电极逐渐溶解,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
  ③甲 在甲装置中,负极不和Cu2+接触,避免了Cu2+直接与负极发生反应而使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2)锌片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